見顧玉喬不以為意,張銘煌有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話說,這份邸報要不要給你哥看啊?”
原本這邸報是要謄抄幾份,張貼出去的,但他把這事情暫且按下了。
“為何不給他看,你放心吧,我哥心態好著呢。”顧玉喬將邸報鋪在桌上,“況且,想要升官發財,又不是隻有科舉一途,你不就是皇上授的官嗎?”
“話雖如此,但我想要再更進一步就難了。科舉一途出身,不但便捷,還清貴,而且同年同科還能互相扶持。若是得哪家達官貴人看重了,那更是平步青雲,指日可待。”
顧玉喬清眉微挑,“你有想要更進一步?”
“那倒沒有。我只是覺得,阡羽兄弟明明可以靠才學,偏偏要走彎路。”
“誰說是彎路?”顧玉喬的手指忽然指向那新科狀元的名字,“甄尚德是吧,不如三年為期,咱們來打賭,看他和我哥,誰升得更快。”
“什麼?”張銘煌一臉呆怔,“你指的是”
顧玉喬狡黠地眨了眨桃花眸。
春耕過後沒多久,又是一段農閒時間。
然而桂花村的村民們卻沒有就此閒下來,因著顧華明家去年養稻花魚和小龍蝦的成功,幾乎家家戶戶都跟著學這種養結合的模式。
至於稻花鴨和泥鰍,一個因為收入相對少,一個因為沒有魚苗,就極少有人養。
而顧華明也十分大方,將種養的要點都提前教給了大家。只是這大方,也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這些技術暫時不可外傳到桂花村外。
誰家都有一堆七大姑大姨的親戚,有了好事,自然想跟親近的親戚分享,但是顧玉喬考慮到現在還在試驗階段,盲目的模仿可能會適得其反。
若是在桂花村的範圍內,他們家還可幫忙看顧著點。若是其他地方的人瞎弄,反而可能壞事,到時候又是麻煩一樁。
桂花村的村民們雖然不理解,但是有村長和顧阡羽這個官的威懾在,答應了也不敢往外亂傳。有親戚來訪看見,問起了,他們就說是還在試種。
至於別人問起桂花村種菌菇的法門,那就更不能說了。
“這可是我們村的營生啊,不是我不想說,是說了要被族裡除名的,您可別受幾個嫂子弟妹攛掇,來害我們家喔!”
李嬸子嘿嘿笑著,拒絕自家親孃。
孃家人看他們家的日子越過越好,那幾個嫂子弟妹就時不時就來打聽,這回,還說動了她老孃,直接下令來了。
見老孃面色不虞,李嬸子忙拿出一貫錢來,塞到她手裡,“娘,這錢是您女婿孝敬您的,您收好不要叫嫂子知道了。”
見到女兒一出手就那麼多錢,李大娘的眼睛瞪得跟牛眼一般大,“這這怎麼好意思”
這可是一兩銀子啊!
上個月女兒才給了幾吊錢,這個月又
李嬸子見自家老孃神色,就笑道:“也不想女兒家被村裡排斥,以後不能賺錢孝敬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