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分坐桌子的四角。
寧殊歪頭託著腮,看顧玉喬拿了根炭筆,在紙上邊寫寫畫畫邊說明。
“試驗的法子,我在一本農書孤本上看到的,就是種和養結合的方法。”
試驗田?對照?種和養結合?
這些詞兒聞所未聞,顧華明和盧蔓菁聽得雲裡霧裡的。
少女也不指望作為古人的他們能理解,但寧殊的眸光,卻每聽到一個新的詞,就更亮一分。
“有對照可以知道試驗田是否增收,是嗎?”
“嗯嗯!”顧玉喬驚喜地看著他,寧殊的理解能力果然逆天啊。
“那養什麼呢?”
“八畝水田分成四份,分別試驗在稻田裡養魚、養泥鰍、養小龍蝦,還有鴨子。”
“什麼?”顧華明夫妻倆驚呆了。
盧蔓菁擔憂:“養這些,不會吃掉秧苗和根嗎?”
“選好品種就不會啊,比如鯉魚和鯽魚,稻田養出來的,味道十分好呢。”
顧玉喬想起前世那唯一一次吃到的稻花魚,肉質異常鮮嫩,至今她還忘不了呢。
盧蔓菁揶揄道:“喲,你這是饞了吧?”
少女鼓了鼓臉頰,“我是饞,但真不是隻為了吃。”
見自家爹孃一點也不看好,她乾脆解釋得更加直白一點。
“書上說,魚能吃掉害蟲和雜草,魚糞可作肥料,魚的遊動又能滾動泥土,這樣種出來的水稻可以增產三成,水稻結籽的同時將魚賣掉,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顧氏夫妻沉吟:“聽著有一定的道理。”
寧殊認真地看了眼顧玉喬,“書上說的可不可信,試驗一番便知。若是成功,推廣開來,可是一份造福萬民的功德。”
顧華明一聽,終於說:“罷了,既然已經答應了你試一試,索性如今還有椰子油這個來錢道,那就試吧。”
一家之主都拍板了,盧蔓菁也不會再有任何意見,一家人齊心合力,勁兒往一處使,才是閤家興旺的根本。
顧玉喬舒了口氣,終於得到自家爹孃的支援。
她轉頭,對寧殊眨了眨眼,表示感謝。
然後才繼續和自家爹孃探討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她可是為此做過許多功課的。
魚苗可以去雷公江上游養魚的村人那裡預定,抓泥鰍的任務已經交給了白三鹿,鴨子倒不急,要等秧苗返青、開始分櫱時才放養進去。
而小龍蝦在空間裡經過七天七夜的繁殖,已經差點擠滿小池子了。
魚苗這些來源都已經不用操心,現在要做的,是規劃一下,過幾天張地主家的地收割完交給自家的時候,要做哪些工作。
對照組的水田要插秧,其他試驗田要加高、加固田埂,建攔魚柵、遮陽棚,挖魚溝、魚溜。
還剩下一畝田準備種菜的,倒是不用著急,若到時候時間充裕,再一起處置了。
顧華明和盧蔓菁種田經驗豐富,很快就做完計劃。
訂購魚苗的事情刻不容緩,夫妻二人反正今日沒什麼事情忙,便商量著一起去上游的村子看看。
二人正準備出發,卻被自家女兒堵住了路。
“爹爹孃親,你們就沒有覺得,女兒今天有什麼不一樣嗎?”
“啊?”二人愣了愣。
盧蔓菁下意識地就瞥了眼她的胸口,難道胸開始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