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小金和上官流雲進入落日森林中後,整個落日森林好像瞬間安靜了下來。
樹林中的有些滯留的武者好像感覺到了什麼,他們發現林中的魔獸一下子全部安靜起來,蟲鳴聲、獸吼聲一下子沒有了,飛行類魔獸和野獸也好像全部安靜下來。
這是因為小金的血脈等級太高了,他們都在迎接小金,一個個魔獸都低下了自己的頭顱,好像在迎接他們的王。
小金在森林中的地面上如履平地的奔跑著,一會就到了森林中央的水潭邊上,雖然周圍也沒有魔獸留置,只是在潭邊的地面上留著一些雜亂的魔獸腳印。
上官流雲從小金身上下來,看著這個水潭,上官流雲就想起了當日在這裡得到機緣的那一幕幕。
這一世,上官流雲從鎮南王府的那個雷電交加的夜晚重生,從落日森林的這個水潭開始崛起,這個水潭裡,一個武帝殘魂讓他對武道的理解跨上了很高的境界,從此單車換高鐵,開始進入了他的武道無敵之路。
如果說洗髓經改變的是他的資質和基礎,那麼水潭中的機緣改變的是他的見識、機緣和悟性。經歷了水潭的機緣,上官流雲在武帝圓滿之前的武道修煉沒有門檻,只要修為到了就可以突破。
要是沒有水潭中的這番機緣,在那個陣法空間裡,他也不會那麼容易得到陣道機緣,因為萬法歸宗,所有的道都是相通的,沒有前面水潭洞府裡的機緣,吸收武帝殘魂,那他對武道的理解,對萬事萬物的感悟就只會停留在剛入武道門檻的位置,感悟不會那麼深刻。
正是因為融合了武帝殘魂,才讓他真正踏入了道的門檻,正如前世神話人物老子寫的道德經一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上官流雲就記得這些,這在前世那顆藍色星球上很是著名,很多喜歡玄學或者喜歡看書的人都會記得這麼一小段。
內容也相對比較好理解,上官流雲記得他在一本殘破的書上看到道德經時,底下還有一段註解,解釋的就是這一段話。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前世,地球上的武學基本落幕,比較著名的就是太極、八極、詠春、截拳道、跆拳道、散打等等,很多已經在時間的推移中被磨滅了威力,只是有點觀賞性,或者只是可以強身健體。
在術、法、道的級別中,前世就留下了術,沒有了法和道。術是招式,法是內涵,道是本質。或者簡單來說,術是皮肉,法是骨架,道是靈魂。
所以,沒有了骨架和靈魂的武道只能在那裡滿滿的落幕、消散。
或許也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靈氣吧,前世地球走的是科技之路,漸漸的因為汙染、砍伐等等,靈氣漸漸消失;而五行大陸走的是武道之路,空氣中靈氣濃郁,所以這裡的武道才能繁榮。
前世,很多人不理解道德經的深層含義,直到上官流雲重生於五行大陸,結合了武道修煉,他才開始有一些瞭解,可是越瞭解他就越感覺到道德經的深奧,每一個字都好像含有魔力一般,雖然他只記得開頭這一段話,可就這一段話好像就闡述了很深奧的原理,直指道的本質。
上官流雲現在每次修煉的時候,都會默唸幾遍道德經,雖然他自己知道他對道德經的理解只是皮毛,只是那段註解的意思,可是他還是感覺道德經會帶給他很大的幫助,就想洗髓經一樣,只不過現在沒有體現出來。
可是上官流雲不知道,每次他默唸道德經的時候,腦海中的那顆魂丹都會緩緩的旋轉,凝練。如果說以前他的魂丹是鐵的話,那麼隨著他對道德經的理解,魂丹已經開始慢慢變成了鋼,體積沒有變化,可是質量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喜歡異世之我為武狂請大家收藏:()異世之我為武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