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一葉黃金> 第一百五十九章 舌尖故鄉味(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九章 舌尖故鄉味(上) (1 / 2)

人的一生,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境遇,有些茶卻是一生中不可缺少的。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過團年飯,巫青說去泡茶。

這時,巫青抱著茶壺說,家裡有幾樣好茶,都是你們晚輩們孝敬的,你們喝哪一種?

農天一說,就泡咱們家自己炒的茶葉。

巫青說,那麼多好茶葉不喝,怎麼非要喝這個粗葉子茶?

農天一說,我們是一家人,又不是外人,不必拿那些好茶葉講面子,再說了,我們從小就喝慣了這種粗葉子茶。

這個“粗葉子茶”,農天一是受教書先生的影響。他的啟蒙老師祁先生是鳳山人,常常喝這種“粗葉子茶”。因此農天一慢慢就跟著祁先生喝習慣了,有時還真的就放不下了。

巫青拗不過,只好照辦。

不一會兒,巫青端來一壺茶,用瓷杯一一給大家倒上,邊倒邊對兒子說,“也是的,你小的時候,如果來客了吃一頓肉,我就叫你先喝一杯茶後再出去玩,怕你消化不好,免得出門嚥了風、嗝了食。”

農天一坐在火壠邊,手捧熱茶笑了笑,又情不自禁地將鼻子靠近杯沿,用力吸著杯中清香。茶水滾燙,他不敢用嘴唇接觸茶杯,只能用眼睛盯著黃得透亮的茶水。

農天一看到大家用嘴對著茶水吹,然後迫不及待地吸杯沿上燙嘴的茶水。

農天琴說,這個茶湯厚,好有味呢!

丹霞笑著說,吃了義母做的雞蛋糕、拖皮子肉,再喝這個茶最舒服不過了。

白龍傑也跟著附和道,“這粗葉子茶,味道就是不一樣。”

農天一吹了吹茶水,吸上一小口,茶水順喉而入,一股獨特而又十分熟悉的清香味兒浸潤到心底。

他邊喝邊說,常年跑外,喝過各種各樣的茶,還是香不過家鄉炒的鳳山茶!

鳳山茶,顧名思義,就是生長在鳳山及周邊一帶的茶。汪秀才曾經在《荊山隨筆》中寫道:沿鳳山山麓三四里曰“童家畈”、“徐家畈”、“汪氏山莊”,皆產茶,汪氏尤絕。這裡所說的童家畈、徐家畈均在鳳山西南面;汪氏即汪氏山莊,也就是汪秀才家了。

鳳山茶樹多生長於山腳、山腰。不像其他地方的茶園,多建在較平坦的山崗坡地。有的為了採摘方便,山民就把茶園儘量開墾得平坦些、寬闊些,把茶樹栽培成行,整齊劃一的樣子。

鳳山茶園多是依山形而建,大小不一,較小的,大多不足一分地,有的甚至只有一米見方,僅能長出一、兩株茶樹。還有一些茶樹直接長在岩石縫中,或懸崖峭壁之上,頗有采茶如登天之感嘆。

鳳山茶園比較獨特,茶樹高矮不一,樹形也千奇百怪。所以鳳山茶農從不修剪樹枝,任其生長,只是每年到了秋季,用鐮刀砍光茶樹周圍的荊棘和雜草就可以了。

因此時間長了,茶樹都長得比人還高,採茶時需要搭梯,或將樹杆拉彎下來,有的樹高,非得架梯採茶不可。如果是見慣了高矮劃一茶樹的人,在鳳山上看到一株株高過人頭的茶樹時,極有可能會把這些茶樹錯當成普通的荊棘雜木了。常常有人因此鬧出笑話。

鳳山茶生長在紅砂岩風化後的土壤質地裡,砂粒含量高,肥沃疏鬆,酸度適宜,具有茶樹生長的良好自然條件和天然養料。這種土壤裡生長的茶樹,葉肥芽壯,黃綠油亮,清香撲鼻。鳳山一帶的山腳、山腰海拔只有一百來米,終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多漫射光,春秋季則被雲霧包圍,幾條小河環繞其間,宛如人間仙境。

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才成就了鳳山茶特有的品質。

小時候,每到清明前後,農天一就會去祁先生的鳳山茶園採茶。這時,農天一也休學了,這幾天就成了他最高興的日子。農天琴稍長後,也會跟著農天一去山裡採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