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一葉黃金> 第一百四十八章 神水端午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八章 神水端午茶 (1 / 2)

世俗茶道。

農天一難以忘懷的,是祖母的一杯端午茶!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茶進入世俗社會,行於官場,染幾分官氣;行於江湖,染幾分匪氣;行於商賈,染幾分銅臭氣;行於女人間,雜幾分脂粉氣;行於街區,染幾分市儈氣……

茶,燻得幾分人間煙火,焉能不帶煙火氣?

當茶它進入官場,與政治結緣,便演出一幕幕雄奇的、悲壯的甚至是卑劣的歷史活劇。

唐代,朝廷將茶葉沿絲綢之路輸往海外請國,藉此開啟外交局面,都城長安能成為世界大都會、政治經濟文化之中心,茶亦有一份功勞。

唐代的文成公主和親西藏,帶去了香茶,此後,藏民飲茶成為時尚,此事在西藏傳為歷史美談。

宋朝國人將茶葉貢給朝廷,朝廷又將它貢給西夏,以取悅強敵。茶負載的不是友誼,而是對強權的屈服。

不得不提“甘露事變”。

明代,朝廷將茶葉輸邊易馬,作為殺手銅,欲藉此“以制番人之死命”,茶成了明代一個重要的政治砝碼。

到了清代,左宗棠收復新疆,趁機輸入湖茶,並將茶作為一項固邊的經濟措施。

茶是個靈物,隨著國家的政治舉措而升沉起伏,輝煌過,也晦氣過。

今天,汪秀才與農天一談茶的一些特殊的禮節:清朝官場欽榮有特殊的程式和含義,有別於貴族茶道、雅士茶道、禪宗茶道。在隆重的場合,如拜謁上司或長者,僕人獻上的蓋碗茶照例不能取飲,主客同然。若貿然取飲,便視為無禮。

汪秀才喝口茶,放下杯子說,主人若端茶,意即下了“逐客令”,客人得馬上告辭,這叫“端茶送客”。主人令僕人“換茶”,表示留客,這叫“留茶”。

農天一笑道,這茶禮真夠講究的。

看來,茶作為有特色的禮品,人情往來要它,挖門子、搭橋鋪路也要它。茶通用於不同場合,成事也壞事,溫情又勢利,茶雖潔物,亦難免落入染缸,常扮演尷尬角色,借茶行“邪道”者有之,但罪不在茶。

農天一琢磨著,這“世俗茶道”,其中大眾化的部分將來的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好。

茶進入日常生活之後,真是無孔不入。僅就南頤縣這個千年古縣的端午茶俗來說,便可見一斑。

端午,又稱“端陽、重午、重五”。在端午節日裡,大家都有吃粽子、插艾蒿、賽龍舟等習俗,然而,有很多地方除了吃端午粽子外,還有一個非常獨特有趣的喝端午茶習俗,尤其是在千年古縣南頤,自古就有“喝了端午茶,百病都走遠”的說法。

端午茶是一種民間傳統保健飲料,歷史長、影響廣,已有1800多年的品飲歷史。

南頤縣同外地的端午節一樣:佩香囊、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但還有一個習俗,不知外地有沒有:吃合菜。

合菜是什麼菜?它並非一種蔬菜名,而是一道什錦菜。食材極其普通,綠豆芽、粉皮絲、豬肉絲、蛋皮絲、河蝦,起鍋時再撒上韭菜段。這道菜抓人眼球地方在於色彩,紅黃白綠,引人味蕾大開。

巫青說,合菜之名寓意好,代表“合美團圓”。

農天一的祖母曾經說過,在端午,午飯要吃“十二紅”。第一次聽說的時候,農天一嚇了一跳,皺著眉頭說,“十二紅”?

祖母笑著說,“十二紅”指的是十二道紅顏色的菜,其中包括紅莧菜、油爆蝦、滷鴨蛋等。還有一個習俗:放黃煙子。

農天一又一驚:放黃煙子?

祖母解釋道,黃煙子是一種爆竹,但裡面灌的不是硝煙,而是雄黃,點著後冒出一股黃煙,可以燻五毒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