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到來,大雪紛飛。不禁讓人想起《紅樓夢》中的一段經典——妙玉烹茶。
今天,臘雪在窗外飛揚,祁先生與農天一正在談論雪水泡茶知識和一些技巧。他倆也風雅一把。
農天一說,先生,那就試一試怎樣用雪水煮茶?
祁玉先生常用雪水煮茶,所以他娓娓道來:
首先是收集雪。收集雪最好在連續下雪35天以後的時間裡,今年冬天就非常適合收集雪水。以取樹枝及花草葉子上的雪為佳。
接著,把從花葉上收集來的雪水找一個砂鍋放進去,然後將它煮沸,去除沉澱雜質,將其晾涼。
再將晾涼的雪水密封在罐子裡,藏在陰涼的地方或埋藏在地下,到夏天的時候取來飲用。雪水和藏酒一樣,以藏三到五年為最佳。
最後當然是取罐泡茶了。雪水泡的茶水質輕,香隱。尤其是臘雪泡的茶,具有解毒的功效。適量飲用,還能有助降低膽固醇、防治動脈硬化的功效。
農天一連連點頭,又說,那麼,茶葉如何耐泡?
祁玉先生談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心得。
他講的頗有層次:茶葉葉片的老嫩及完整程度影響耐泡度。全是芽尖的茶,也就是更為嬌嫩的茶葉不耐泡,而那些一芽二葉或三葉的茶則相對耐泡得多。而在完整度上,它是和耐泡度成正比的。
茶葉製作中的揉捻程度也影響耐泡度。捻揉的程度和耐泡度是成反比的,捻揉程度越深,葉片細胞壁破損越多,那麼水浸出物釋放速度也就越快,耐泡度也就會相應降低。
泡茶過程的諸因素同樣影響耐泡度。在泡茶過程中,泡茶者所決定的投茶量、注水量以及水溫等都會對茶葉耐泡度產生影響,具體來說,投茶量越少、注水量越多、水溫越高,沖泡的茶葉耐泡度越低。
茶樹的樹齡及生態環境同樣影響耐泡度。這兩個指標是息息相關的,樹齡並不是決定性因素,氣候生態環境才是決定性因素,樹齡的討論必須是在同等氣候生態環境的條件下才有意義,否則就如關公戰秦瓊一般;回到正題,在同等氣候生態環境下樹大根深的古樹自然佔盡優勢,小樹臺地只能在一旁偷偷抹淚了。
農天一哈哈一樂。
祁玉先生接著說,他老家的鳳山茶,在眾多的茶葉品種中,就屬於比較耐泡的一種。
古人講究泡茶最好的水是“天落水”,即雪水、露水、雨水等,以為是從天上來的,乾淨,味道好,把乾淨的雪直接放入鍋中煮化,鎮一下再過濾一下,把裡面的雜質濾出來,再煮沸,然後就和平時泡茶一樣泡就行了
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用城裡的雪,最好的是山裡的,如果你只能在城裡找到雪,儘量也不要用第一場的雪。
茶茲於水。好茶須好水,這已是千百年來的茶人共識。而偏偏有一種水適不適合用來煮(泡)茶,卻自古以來就難有定論,那就是雪水。
關於用雪水煮茶,最有名的莫過於陶谷黨姬在雪中“掃雪烹茶”的故事了。
不論陶谷當時是得意還是落寞,但“掃雪烹茶”的風雅,卻傳為了千古佳話。後人更是將這個典故盛傳到了極致。元代李德載的散曲《中呂》中就有“陶家學士更風騷”等字句。明代徐謂的《陶學士烹茶圖》;清代施楨的《黨姬烹雪》等都是典故入畫的佳作。陶谷也因“掃雪烹茶”四個字成了風雅的代名詞。
掃雪煎香茗。如唐代白居易的“掃雪煎香茗”,宋代辛棄疾的”細寫茶經煮茶雪”,吳自牧的《夢粱錄》中更是寫道:“天降瑞雪……詩人才子,遇此景則以臘雪煎茶,吟詩詠曲,更唱迭和。”
雪水泡茶,用雪不可太冷。正所謂無水不可以論茶。自然是改革茶飲的明代。入明以後,朱元璋的一句“罷造龍團,惟採茶芽以進”,使得茶葉的飲用方式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煎茶點茶改為了泡茶,對水質的要求也變得更為嚴苛。許次紓《茶疏》中便說道“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以論茶。”也正是從這時開始,各類茶書裡關於雪水的議論就多起來。與之而來的就出現了“靈水”、“天泉”的說法。
雪為五穀之精。
明代茶書已成氾濫之勢,文人又喜歡高談闊論,觀點經常相互牴觸。程用賓《茶錄》中對雪水就頗有微詞:“雪水,性感重陰,不必多貯,久食,寒損胃氣。”他認為雪水太過陰寒,沒必要儲存太多,因為吃太多會對胃不好。
水新則味辣,陳則味甘。
曹雪芹《紅樓夢》中“梅雪泡茶”的橋段更是經典中的經典,其中有與袁枚相通之處,即雪水需儲藏一段時間方可飲用。不過也有很大紕漏,其中所說的“收取梅花上的積雪,儲存五年”,固然十分風雅精緻,卻是小說之言,不足為憑。
“臘雪水:味甘性冷。冬至後第三戊為臘,臘水密封陰處,數年不壞。……春雪日久則生蟲,不堪用,亦易敗壞。”
收取雪水,除了時機和地點之外,還有季節之分。明代賈銘《飲食須知》中認為,雪水要選擇冬雪,不能用春雪。因為冬雪更甘甜而且不易腐壞;而春雪儲存久了會生蟲子,水質也容易變壞。
農天一連聲“嗯嗯”,對祁先生敬佩不已。
祁先生道,所以可以在冬天多收集一些積雪,儲藏在水缸中,第二年開春就可使用。不過最好別用雪水泡茶,用來煮茶最為妥當。因為雪水性寒,茶性也寒,以免傷及脾胃。至於《紅樓夢》所說用窖藏多年的雪水,同樣也是不足為取的。
農天一說,雖然雪水可以用來煮茶泡茶,但必須是潔淨的,無汙染的雪。古代環境比現在好很多,古人收取雪水就很簡單。
雪水,又被俄羅斯學者稱之為“活水”。以雪水泡茶,對預防動脈硬化有一定的作用。動脈硬化的原因之一是體內冰狀水含量不足,經常飲用雪水有利於這種狀況的改變,對抗衰老和延年益壽是有幫助的。
農天一念道,“雪添茶事三分雅,茶贈雪魂一段香。”
風花雪月酒茶棋,本都是極其高雅之物,相互結合更是雅上添雅。以至於邀月對酒,掃雪烹茶等行為被人津津樂道,也廣為文人騷客口吟筆撰,所以傳下來的詩詞故事數不勝數。若是真想用雪水煮茶喝,還須打破這層層美化,才可以正確認識雪水的水質和功效,以及儲存和使用的方法。
當然,誰不想在下雪的天,信手鞠了一把把的雪,烹出一杯風雅的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