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農廬如釋重負,心情別提有多舒暢,就像一隻歡快的小鹿,一路上蹦蹦跳跳,還時不時哼著山裡流傳的一首《採茶歌》:
三月裡來百花開,茶樹發芽妹來採;
一採嫩尖多苗條,君愛葉芽好身材;
二採葉片俏嘴唇,君愛香甜久又長;
三採珠露滾日月,君愛亮色妹如霞……
不知不覺,農廬到了家。進得院門,見母親在後園種菜,農廬說:“母親,我回來了。”
農廬的母親正低著頭栽菜:“都弄好了。”
農廬惜字如金:“弄好了。”說完,就進到自己的房間。
農廬躺在床上,心思卻轉到了茶山,總覺得還有一絲不安,或者說,多多少少放心不下那棵古茶樹。
過了兩天,他又上了山,想看個究竟,是否真的無礙了,以免再出什麼岔子,順便砍點柴回來。他來到茶山,見古茶樹一切如故,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他就來到常去的野樹林砍柴,很快砍好一擔柴,準備下山回家。忽然,聽見身後有人喊:“快來救我呀!”隱隱約約覺得是巫青的聲音。
農廬趕緊放下柴擔,連忙轉身,撥開雜草叢生的灌木林,穿過幾棵大樹,抬頭一看,果然是巫青:“你怎麼哪?誰欺負你了?”
“你趕緊帶我逃吧,他們在後面追我,馬上就到了。”
農廬二話不說,帶著巫青地跑回家中。
據巫青講,原來她的父母受人脅迫,不得已,拿了別人的錢財,準備讓她去做小房,巫青死活不幹,這就想到農廬,一不做二不休,乾脆逃婚。
自打巫青來到家裡,時間一長,兩人眉來眼去,就產生了愛慕之情,已是如膠似漆。
農廬的母親看在眼裡,喜在心上。這巫青姑娘長得水靈,聰明伶俐,人見人愛,如果做自己的兒媳婦,那是求之不得。
以免夜長夢多,農廬的母親就私下託媒人提親,那巫青姑娘雖是一臉羞澀,半推半就,還是愉快地應允了這門婚事。農盧的母親又請了算卦的先生,就把良辰吉日定了下來。
看來,寧照庵真是有緣人的天堂。
農廬越想越甜蜜,臉上總是掛著歡喜,兩人單處時,一逮著機會,就時不時的逗逗巫青:“讓我親親吧。”
巫青也不避諱,就讓他親,那手也不老實,還說:“你真美!反正你現在是我的人了。”
巫青嬌嗔道:“看把你美的。”
一晃成親的日子到了,他倆心照不宣,愛意濃濃。
於是,在親朋的見證下,農廬和巫青拜天拜地拜孃親,夫妻對拜,送入洞房。婚禮在簡樸的儀式下進行完畢。
不過,作為茶人之媳,黎春鳳還是蠻看重成婚茶禮的,就特意安排了一個步驟:
新郎新娘在洞房初相會時,由二位牽親婆婆,送紅糖茶與新娘新郎各一杯。各飲一口後,又換杯再飲,叫飲“交杯茶”,以祝和合相諧。
農廬和巫青喝完“交杯茶”,茶甜心也甜,兩人都喜滋滋的。
此時,客人散盡,夜已闌珊。婚房內紅燭點頭,巫青含情脈脈,一副嬌滴滴的樣子。
於是,他們沉醉其間,顛鸞倒鳳,一番巫山雲雨。雖有某種陌生,但卻是那樣從容而順溜。他們享受著一場情愛的熱烈,擁著層層疊疊的浪漫,分享著彼此的溫情和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