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氣逼人,炎熱的夏季總是伴隨著躁動,不管是心情,還是感情……
高陽市政府為了發展該地的城市文化,落實城市號召相關人才政策,將楊如水請回國內定居,以成為高陽市來作為高陽市的城市音樂代表人。距楊如水回國也有段時間了,也該乾點正事了,此刻的楊如水,正在市政府大廈跟高層們商討關於如何將高陽市建設成“古韻”城市。
“楊先生,回國居住的這段時間可還習慣?”大氣莊重的會議室裡,副市長穩健地坐在楊如水對面,一同參加會議的還有高陽是的文化部長以及其他的一眾官員,來的人很多,足以看出來高陽市對本次決議的重視。
楊如水微微勾起嘴角,回以對方一個禮貌的微笑,“習慣,這座城市很有味道,很適合長期居住。”尤其是在遇到了林清柔之後。當然,這句話楊如水不可能說出來,但他心裡的確是這麼想的。
那些政府官員們聽到楊如水這麼說也放心了,要是楊如水在這裡住不習慣的話,別說是將人家長期留下來居住了,就連偶爾回來做個宣傳可能都沒有那個機會了。
客套的話說上這麼一句就夠了,之後副市長就言簡意賅地直入主題了“楊先生住的習慣就好,本次邀請楊先生回來除了辦這一次的音樂會之外,政府這邊還想要跟楊先生談一個合作。”
楊如水多多少少是知道高陽市政府這一次的目的是什麼,上一次在音樂會的宴會時出席了那麼多官員的時候他就已經猜到大概了,“不知道政府想要怎麼和我合作呢?是關於什麼?”
“關於建設高陽市的城市文化,這座城市其實文化底蘊很濃厚,但是奈何不算集中,也一直沒有用心地宣傳,所以一直也就不溫不火的,城市文化也不算突出,這一次請楊先生回來,是想要幫我們做做宣傳,加強市民的文化意識。”
“哦?”雖說大概知道政府要和自己合作,但是副市長說出來的這話楊如水還是覺得挺新鮮,挺感興趣的。畢竟以前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合作呢,他挑了挑眉之後繼續:“具體是要做些什麼呢?”
“這個啊,具體的事項讓我們的文化部長同楊先生你介紹一下吧。”副市長只是最終橋班子定合同的那個人,關於這文化建設的具體事項,還是的讓人家專業的人來介紹會比較全面具體準確的。
文化部部長接過副市長的這句話,直接開始介紹:“是這樣的,我們認為,楊先生您聞名世界的古箏演奏曲可以為本市的古韻文化主題帶來一定的幫助,而且楊先生的祖籍也是高陽市這邊的,所
以從這個點出發,可以為我們建設城市文化帶來一定的幫助。”
“古韻城市?”楊如水顯然興趣更甚,這是他感興趣的範圍,“是的,我的祖籍在高陽市,能夠為高陽市的文化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是我的榮幸。”楊如水都已經這麼說了,說明他肯定也是不反對這次合作的。
政府的這幫官員很滿意楊如水的回答,之前他們多多少少都會聽到過一些關於楊如水的傳聞,那些傳聞大多都是說楊如水的脾氣有多麼的怪異,性格多麼乖張的,不過這一次接觸下來,很多人都改變了對楊如水的刻板印象。
而真實的情況卻是,因為楊如水今天心情好,而且他對這次的合作也很感興趣,所以才會不介意這些,才會這麼好說話的。
“不過,我有一個建議。”還沒等這些,楊如水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政府這邊要跟自己合作,這不過是走一個過場,其實他沒有這個能力拒絕,人家雖說態度友好,但是也不是一個容得拒絕的主,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楊如水只能儘量讓自己這次的合作是雙方都愉快的。
這一點,在楊如水來這裡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打算,楊如水雖說不善於與別人打交道,但是在這種大是大非面前,他還是很拎得清的。
“什麼建議?楊老師要是有什麼見解可以具體提出。”既然是合作,雙方共贏自然是最好的結局了,大家也都在為了這個目標而做出努力,本次雖說是政府出面,但是他們也是希望大家都開開心心的,很愉快很輕鬆的就達成協議。
“說不上什麼見解,就是一個小建議,這一次的古韻城市建造,我覺得除了古箏文化之外,還可以引入茶文化,這個想來也是很符合古韻文化城市的開展方向的。”楊如水笑了一笑之後說道。
“茶文化?”文化部部長聽著思考了一下,之後眼睛一亮,“這個很好,茶文化可以引進一下,正好我們高陽市也有很多這個茶文化研究的大家,很多關於茶藝深有建樹的老藝術家,茶文化這個可以。”
楊如水聽著笑容凝固了一下,他提出那個建議其實是想要將林清柔帶進來,現在這個動向,似乎有些不妥啊,怎麼這就提到老藝術家了呢?不行,他得想辦法掰扯回來。
“這個啊,我倒是不建議邀請老藝術家來做代表。”楊如水開啟了他的忽悠,啊不,說服模式,“畢竟這文化傳播大頭畢竟還是青年人,這些是傳播力量最盛的一批人,而年輕的力量的話,想來邀請一個年輕一點的茶藝愛好者或許會比較深入人心一些。”
幾
個官員紛紛點了頭,認為楊如水說的很有道理,“楊先生的這個提議很好,年輕人的確是我們高陽市文化傳播的主心骨,傳播這一塊兒確實是應該選一個能夠得到年輕人喜愛的茶藝師。”
茶藝師,這個還是沒有達到楊如水的設想,他只能繼續掰扯,“其實是不是茶藝師也不是很重要,設身處地地想想,能讓年輕人迅速接受的,必然是從一開始就不存在距離感,從一開始就讓他們覺得茶藝就在身邊,不只是存在於那些茶藝大家身上。”
“那楊老師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嗎?”終於說到這個了!楊如水心裡一個欣喜迸發出來,但是表面上卻還要故作淡定,平日裡他不屑於演的戲今天為了林清柔也是演的夠可以的了,“我還真是有一個挺合適的人選的。”
迎著官員們一個個投過來的好奇目光,楊如水開始解釋,“前端時間,我曾去過你們高陽市的一個茶室,那裡的老闆就是一個茶藝愛好者,她也不是從小生長在什麼茶藝世家或者受到過很濃厚茶藝文化薰陶的,但是對茶藝的理解卻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我覺得她很適合。”
“楊老師您說的是不是……”此時,文化部長身邊的一個官員出了聲,“沁心茶室?”沁心茶室是很多官員都喜歡相約議事的地方,其在高陽市也是有點影響力的,所以有人猜出來也並不奇怪。
既然有人認識,那事情就好辦了,楊如水心裡想著。朝那官員看去,眼裡帶著肯定的意味,楊如水點頭道:“是的,就是沁心茶室,我去過那裡兩次,她們的確有著自己的韻味,很符合發展古韻文化城市的要求。”
文化部部長跟著點了點頭,算是認同了楊如水的建議,“沁心茶室?好像聽別人提起過,不記得是誰了,但是其在本市的確有著一點自己的影響力,口碑應該也還不錯,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說完他看向副市長,畢竟最終的拍板權在副市長手上。副市長顯然很滿意,既然人家文化部的都覺得可以了他一般也不會有什麼意見的,上面既然要求發展古韻文化城市,那他便採納文化部提出的建議就是了。
“可以。”沉著冷靜的一聲響起,副市長同意了這一項建議。說完他看向身旁的外交部部長,開始下達命令:“和沁心茶室合作的事項,儘快落實下來。”
外交部部長剛想點頭說是,就被楊如水搶先一步了,“沁心茶室的老闆我認識,我可以交涉的。”雖說楊如水這樣做似乎不是很合適,但是他為了給自己找一個名正言順的藉口也是不管這麼多了。
不過人
家外交部才不會在意這些呢,既然楊如水已經說了兩人認識的話,那將這件事情交給楊如水也未嘗不可。畢竟林清柔是楊如水舉薦的,在他們看來楊如水也像是跟林清柔很熟悉的樣子,所以他們也不會介意這些。
隨即外交部部長看向副市長,就等著他一聲令下了。不過能夠坐上副市長這個位置的,怎麼可能回事什麼優柔寡斷的人呢?這聲回答很乾脆:“那就麻煩楊先生了。”
會議結束,雙方愉快合作,達成共贏,雖是一場幾乎不允許楊如水拒絕的會議,但是全程並未引起楊如水的任何不適。而且他還要感謝這一次的會議呢,不然,他怎麼可能能有何林清柔合作的機會呢?
(本章完)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良夫晚成》,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