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氣皆有共性,五濁惡氣亦是如此,至人之心返照諸氣,於姜離的感知中,五濁惡氣也是一種元炁的不同面目,其本質共性還在。
只是比起其他的氣,五濁惡氣蘊含著一種衰敗永珍之意,恍如代表著天地的病變一般,不似其他諸氣可以隨意轉化。
但對於姜離而言,這種不隨意,也僅是不隨意而已。
自身的神意不斷消磨衰敗,同時還有【一尺之捶】和【養生主】不斷補充,隨著姜離的氣機所致,這股五濁惡氣就在恢復本來面目,也即是文殊之佛炁。
燦金色的清聖之氣自姜離體內湧現而出,又進行了分割,返歸本來面目,種種氣機轉變,演化天、地、木、風、火、水、山、金,正是先天八炁。
文殊做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將先天一炁融入了佛法之中,現在姜離又將其改了回來。
先天八炁演化,又演變出歸、藏、生、動、長、育、止、殺八種形而上的神意,凝聚出八個古老的篆字,競相交匯。
“《歸藏易》?”應龍終於肯出聲了。
她看著姜離身周顯化出的八個古老文字,看出了內中所蘊含的玄機。
姜氏的《氣墳》和《歸藏易》可謂是一體兩面,《氣墳》為根本之法,而《歸藏易》不只是一種易道玄術,也同樣能應用到先天一炁上,集合了所有先天一炁的運用之妙。
姜離透過神農鼎參悟出了完整的《氣墳》,但在用法上卻是一直差了那麼一點。
而現在,姜離吸收文殊的先天一炁,又將氣給轉化,進一步擬化出文殊的神識,從中獲悉了文殊對於先天一炁的運用,逐步推導歸化。
從五濁惡氣轉化先天佛炁,又進一步分割,擬化,只要把握到唯一的共性,這天地也不過是一指,萬物也不過是一馬。
姜離深刻貫徹自身之道,通曉萬般變化,但本質卻是唯有“一”。
萬物之共性,以一生萬物。
“通天下一氣耳。”
隨著一聲輕嘆,五濁惡氣徹底轉化,歸入姜離體內,八炁流轉,顯化八景,神意交匯,化入周身。
姜離之身明明就在眼前,但若細觀之,卻如雲深霧繞般莫測,似蒼天般高遠。
吸收了文殊之炁,令他又有了新的突破。
功力上的精進倒是其次,姜離如今通曉五濁惡氣的轉化,要是給他足夠的時間,他完全能夠像末法前的修行者一樣,靠著汲取靈機來不斷精進。
文殊之炁固然深厚,但說到底也只是錦上添花,真正給姜離帶來裨益的,還是《歸藏易》。
《氣墳》這等炎帝神功,被姜離生生探究出了魔性的一面,透過吸收其他人的先天一炁,進而增長功力,以氣觀道,汲取其所學,化為己用。
不過更關鍵的,還是姜離能夠掌握住這種魔性,能夠隨意掌控,並將其化用。
‘而且,到了我這層次,吸收了文殊的先天一炁後,能給我帶來裨益的《氣墳》修煉者,幾乎是沒有了。天君倒是可以,可惜打不過······’
從姜逐流一路殺過來,汲取姜氏主家成員之炁,不知不覺中,姜氏主家的作用已經消耗完了,人也快被殺光了。
文殊死了,佛國的姜氏主家成員也被大尊分身給屠了,估計臨海的地帶或者海外還剩下一些主家成員,但也絕對不多了。
且沒了領頭羊,剩下的人根本成不了一點氣候。
甚至可以說,姜氏的主家在前家主姜韜被天君襲殺之後,就已經逐漸日薄西山了,要不是姜離殺了文殊,姜氏主家怕是要徹底落入天君的手中。
‘那些主家成員手中應該還有《歸藏易》的典籍,要是有機會,倒是能夠取過來和我推導的對照一下。’
至於現在,該算一算大尊了。
姜離希望好大哥不是主動暴露身份跑了,這樣的話可不只是坑到了姜離啊。
看長公主的樣子,是要和風滿樓耗上了。沒找到風滿樓,長公主別說是應對土伯的發難了,別直接撂擔子就算好了。
姜離都不需要用天眼,就能看到長公主的氣機看似平緩,實則躁動不休,以此觀之,便知她心中不平靜了。
對此,姜離也只希望能夠當真找到大尊的下落了。
想到這裡,姜離運轉玄功,真氣化形,天、地、人、神四盤同時顯現在腳下,以【心外物化】的神通塑造出風后羅盤之形。
然後,他一道元炁打出,落在龍甲神章上,一道道天篆從中飛出,演化一千零八十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