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方破曉,就有幡旗招展,僧眾誦經,次第有序地進發。
原計劃明天進軍,文殊突然更改命令,提前進發,佛國僧眾卻不顯倉促,只念誦著經文分成三路,向著東南、東北、正東三個方向進發。
東北方向,由觀世音為首,攜僧眾二萬五千,座下有韋陀菩薩以及五位羅漢。
東南方向,由談無為領導,座下僧眾亦是兩萬五千,還有申侯、廣力菩薩跟隨。
這一路距離梁州較近,一旦佔下雍州,談無為就可直接率人跨過已經坍塌的大行山脈,進軍梁州。
正東,亦是正中的一路,則是文殊親自帶領,僧眾三萬,還有盜版猴一隻。
論人數,佛國不及當初的太平教,須知彼時的太平教光是最後一戰就有三十六萬教眾佈陣,其聲勢之浩大,陣法加持之強,足以讓巨靈神和姜離正面較量不短時間。
也就是姜離來陰的,和雨師兩人騙得斬仙飛刀斬錯了人,還以元炁化毒暗算教眾,否則那一戰還沒那麼順利。
但若是論平均戰力,佛國僧兵卻是遠勝於太平教的教眾。只因這些僧眾,每一人都是容納了道果的修行者,其中八品和九品只佔據六成,剩下的四成中大半為七品,六品數量亦是能夠達到三位數。
不足十萬之眾其戰鬥力卻是比之尋常的百萬之眾還要勝過。
此前若非是公孫青玥帶著人種袋突然襲擊,還有洪好古以神域相助,那就算“姜流光”未至,佛國僧眾也絕不會落敗。
並且,佛國如今已經度化了數個郡縣之人,要是有必要,也完全可以效仿當初的太平教,拉起大量的信徒參戰。
三路人馬皆是修行者,且能夠用儲物法器攜帶戰備資源,不需要擔心輜重,是以一路疾行,硬是以雙腳跑出了騎兵的速度。
在短短時間之內,就有十多個縣城被拿下,縣令皆是被封了功體,然後交由洪好古以土遁神通帶到申侯那邊,鎮壓道果,然後度化,緊接著就是真空家鄉覆蓋。
只見如潮水般的佛光在一天之內覆蓋了小半個雍州,隨時隨地都能聽到或高或低的梵音禪唱。
其中,東北路的觀世音戰果最大,一路來遭到的抵抗相當之孱弱,別說是觀世音未出手,就連她座下的羅漢都不需出面,就快要拿下一郡了。
然而這等戰果,卻讓觀世音神色凝重。
縣城鄉鎮的地祇都是八九品的,當然不可能抵擋得住佛國隊伍,但是對方可是有從神都帶來的天兵,還有諸多四品的。但凡分出一點力量,都不會讓佛國的佔領速度如此之快。
觀世音都已經做好了應對三品的準備,結果對方竟然像是直接放棄了這一路一樣。
是還不知曉佛國的普渡計劃?
還是說另有打算?
就這樣,東南路僧眾眼看就要兵臨郡城,突然間——
“停下。”
觀世音面色微動,已是聽到了談無為的傳音。
“停。”
談無為擁有逆知未來之能,她的話語觀世音當然不會不聽,當機立斷就下達了停步的命令。
但是,此時下令似乎是有些遲了。
或者說,從一開始,就躲不過去。
天空之中出現瞭如血一般的赤紅,一顆大星從蒼穹之上墜下,如同一道血紅的旗幟,直直落向僧眾部隊中央。
“蚩尤之旗!”
觀世音道出這血紅旗幟之名,心中的凝重卻是微微一鬆。
蚩尤之旗固然強橫,但暴露出來的攻勢總比暗中看不見的埋伏更讓人放心,且姜離手上的軍神五兵不全,這蚩尤之旗也難以發揮完整的威能。
當是時,僧眾隊伍之中升起了白色的蓮臺,有白衣大士於蓮臺上趺坐,一手輕抬,赤紅與水藍雙色合化神光,破空迎上赤紅大星。
水火陰陽激盪,相生又相剋,離合神光參坎離之玄妙,合陰陽之真諦,可解離有形無形之物,亦可合化陰陽之屬,可謂是妙用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