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快了,快到讓人反應不及,且氣兵之強,也非是能夠短時間內煉化的。
“風天相合,動歸乘軒。”
文殊御劍,風之炁合天之炁,以風之動合風之歸,身隨劍走,乘風歸天,擋在了大日之前,般若慧劍分化重重劍影,合作劍輪疾旋,劍芒長河頓時受阻,無數的劍影遭到崩飛。
然而在那長河之後,還有一道劍光襲至。
“金炁殺。”
文殊以《歸藏易》測算,般若慧劍展現出精妙變化,酷烈凌厲的殺機化作激耀的劍光,橫空掃蕩。
“叮!”
劍光相觸,凌厲的鋒芒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隨即——
先天金炁所發的劍光竟是如一層薄紙,被廣乘道人以劍指切分。
他一指向前,指尖閃現若有若無的劍氣,並沒有輔以劍器,卻讓文殊的劍光毫無抵抗之能。
劍光若流水,被分割開來,劍指直點文殊面門。
因為乃是劍指所發,非是氣兵,是以沒有那近光之速,文殊在一瞬間算出其軌跡,般若慧劍豎起,以劍鋒對劍指,劍器的鋒芒一對肉身的劍指,接觸的剎那,這口佛劍便出現了小小的缺口。
透過劍身,文殊感應到了一種平生所未見的凌厲,天地為此兩分,陰陽為其切割,乾坤因其開裂!
簡簡單單的劍氣,簡單又極致的凌厲。
便是太白真君之劍鋒,也絕無此凌厲!
般若慧劍雖是文殊之佩劍,經他常年劍氣淬鍊,卻也是難擋這種鋒芒,劍鋒上的缺口正在逐漸擴大。
關鍵時刻,神光自下方閃現,形成了一個瓶口,以無儔吸力攝拿廣乘道人。
是觀世音!
離合神光吸攝,令廣乘道人不得不收回陰陽兩極劍回防,劍光橫空斬斷了無形的吸力,卻也讓文殊察覺機會,另一隻手結印,一招法印按出,直取廣乘道人胸腹。
廣乘道人見狀,果斷撤劍,身形飄退,但攻勢不絕,一道巨大的陰影出現在上空,投射下來,將初升朝陽的光芒都給掩蓋。
只見一方龐大如山的金印從空中鎮壓下來,天地都似在這印下顯得無比狹小,寰宇都被這一印壓下。
神通·番天印!
廣乘道人所容納的廣成子道果,除了其作為劍仙之祖和黃帝之師的身份,最出名的就是這番天印了。只不過往日的廣乘道人作為劍道高人,鮮少使用這番天印,等到現在,他方才祭出了這一殺手鐧。
番天印出,天地皆凝,無匹的鎮壓之力壓塌了空間,簡直如同天塌一般。
文殊直面這一印,急運沛然之氣,周身九大氣海同出力,般若慧劍如擎天之柱,一劍沖天。
“轟!”
劍柱擎天,頂住巨印,沛然之功逆衝,姜氏的《氣墳》絕學盡起所能。
奈何文殊此次失了先機,被廣乘道人的劍指所懾,以致於置身於番天印下,儘管他之功力還在廣乘道人之上,但依舊難以托住這足可稱為翻天的巨印。
壓縮的空間遭到巨力的傾軋,終於震爆,劍柱倒折,如不周橫斷,就連那離合神光所化的瓶口也被碾碎。
數不盡的碎片若塵土般飛揚,剎那之間空間崩潰,唯有一道金光從中射出。
滾滾炎氣化作日輪,疾衝出崩潰的空間,內中隱約可見文殊和金烏的影子。
但在同時,陰陽兩極劍又至,截住金光,直貫日輪。
“貧道這一劍本是為太白真君所留,今日在你身上首現鋒芒,文殊,你足可自豪了。”
廣乘道人的聲音遙遙傳來,近光之劍的攔截,讓觀世音都無法插手。
無他,太快了。
廣乘道人的實力絕對無法勝過三位三品的合力,但陰陽兩極劍實在太快,讓他佔盡了先機,大大打消了敵方數量的優勢。
哪怕是文殊能夠以《歸藏易》料敵,但其劍速、自身之速不及陰陽兩極劍,使得和廣乘道人交手之時以守禦為主。
當是時,日輪之中顯現佛影,文殊仗劍截擊劍芒,劍光交錯之下,陰陽兩極劍的鋒芒在文殊身上留下數道劍痕。
而日輪則是繞過一圈,破空直往姜氏祖地而去。
廣乘道人太過難纏,尤其他所展現出的那道劍氣,更是讓文殊心中升起極強的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