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去。’
探究的念頭出現在心頭,姜離立即將其付諸於行動,黑白太極包圍著兩人一狗,微微一轉,太極劃空,遠遠地跟上太白真君。
對於太白真君這位天君的合作者,道君首徒,姜離要說不好奇其目的,那是不可能的。尤其現在太白真君還成了己方之敵,他去往佛國,可能會不利於己方。
如是跟蹤著劍光,一路西行,出了三千里的戈壁荒漠,便進入了佛國的境內。
太白真君此行毫無遮掩之意,劍勢煌煌,如星辰行空,和之前進入佛國的孫悟空截然相反。
佛國和大周雖是鄰居,但因為昆虛山脈、草原水澤,還有這三千里戈壁荒漠,雙方並無多費人力在邊境進行駐防。尤其是佛國,因為本身的體制原因,明面上是並無軍隊的,那些前往大周的僧兵實際上乃是武僧,平日裡也是以修行為主。
是以,當太白真君進入佛國之境時,佛國的修行者並沒有第一時間察覺。但他徑直就往佛國腹地去,所過之處留下久久未散的劍勢,其氣機如同將天穹分為兩半,想讓人不注意都不行。
如此明顯的指向,既是讓見到劍勢之人心中震驚,也讓姜離越發注意太白真君的動向。
“他要去靈臺山,”雨師元君突然說道,“他一路向前就沒變過方向,十有八九是要去靈臺山。”
“靈臺山?佛國的聖地······”姜離心神一動,眼中已是浮現出卦象,進行推衍。
靈臺山乃是佛國的中樞,佛國八脈的祖庭皆是在靈臺山,靈臺山之頂便是歷代首座的講法之地。如今的佛國首座,也即是覺者,他在和業如來定下“覺者不出世,如來不出關”之約後,也是在靈臺山中閉關。
按理來說,即便是太白真君這樣的強者,想要獨闖靈臺山,也是凶多吉少。
前提是靈臺山上還有三品···或者說,還有三品能出手。
文殊、觀世音,還有新晉三品談無為,現在可都在昆虛山上,而覺者則是遵循和業如來的約定,正在閉關。靈臺山上,如今還真沒什麼力量能阻太白真君。
‘不過這只是表面上,若是覺者有意,即便是一道靈識,也能夠發揮出不遜於三品的力量。’姜離想道。
這些至強者個個境界高深,手段非凡,哪怕是理論上境界最低的天子,也是因為失去了天心,又瀕臨壽數之極,實力跌落,才在眾叛親離之下被封印。
沒有破格的至強者,哪怕是如今的獎勵,也不願與其正面交鋒。
上一次在老君觀,覺者一道靈識就發揮出大半實力,能和道君的一道三清元神對拼,現在換做本體所在的靈臺山,只要他願意出手,逼退太白真君是絕對沒問題的。
‘是啊,只要覺者出手······’
姜離想到這裡,目中光芒閃爍不停。
雖是涉及覺者和太白真君,不好進行佔算,但易道的根本還在於算。哪怕沒法問天機,也能窮人心之算。
何況姜離如今明瞭因果,搞起陰謀詭計,算起人心來,是越發得心應手了。
他已是看出了太白真君的打算。
太白真君就是想讓覺者出手,他要覺者破誓毀約。
之前覺者以靈識行走世間,甚至出手,那都是在暗中的。而現在,都知道靈臺山上沒三品了,這時候太白真君被逼退,哪怕覺者做的再隱秘,也禁不住別人的推敲。
一旦覺者出手逼退太白真君,就代表著業如來失去了枷鎖,這位火宅佛獄之主就要再度出世了。
‘這是察覺到我和師傅分開,在沒法解決我的情況下,選擇了更為激進的辦法嗎?’
姜離越想,就越是肯定太白真君的目的就是要逼覺者出手。
太白真君和文殊從來不是一路人,哪怕他此前對姜離出手,有利於文殊,也不代表雙方是盟友。
太白真君所需要的,只是一場足以讓他晉升的大戰,這場大戰不一定就要在大周,也可以在佛國。覺者出世,業如來出關,火宅佛獄和佛國對壘。
並且因火宅佛獄再度和佛國對上之故,也將逼得文殊等人撤回佛國,同樣滿足了道君的意願。
甚至於,太白真君已是知曉了覺者的意圖,要是將此意圖公之於眾,佛國自身也要亂起來。
退一步講,就算他的想法沒能得逞,覺者最終沒有出手,但一次不成,第二次未必不行。他這企圖暴露出來,完全能讓和天璇分開的姜離主動現身,前來阻止他。
姜離現在和覺者可說是一夥的。
姜離不得不承認,太白真君走了一步妙棋。他這一步走出,便是化被動為主動,讓局勢為他所動。
只能說這些三品當真是沒一個簡單的,先是仙后布計,後有太白真君西行。太白真君雖是劍修,行事風格也和劍修相符,但這並不代表他的心思也和劍一樣直來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