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之下百官雲集,甚至還有三品在此,卻不曾發現到天君的蹤影。
唯獨姜離能看到他和自己拾級而上,一步步走向天壇之頂。
“我還以為師伯會在今日出手,沒想到師伯只是過來祝賀。”
姜離步履平穩,不疾不徐,哪怕是見到天君的出現,也不能讓他有絲毫的動容。
“神都乃天子腳下,在此地出手,只會徒勞無功,顯得無智。”天君的步調和姜離一致,徐徐說道。
哪怕姜離這天子道果不如歷代天子那樣,但他本人的實力和境界卻是能夠補上這份不足。佛國一戰,已是讓姜離真正踏足了天下最頂尖的那一列,並且在未來還有上升空間。
天君要想對付姜離,絕不能在神都之內,更不能在皇城之內。
先帝要不是中了天君的計,自己背棄了道果,否則即便是他身受重創難以恢復,也不會在皇城中落敗。
姜離聞言輕笑,“師伯就不怕我一個擲杯為號,左右刀斧手齊出,將你給斬了?”
這裡的刀斧手說的自然不是宮中的禁衛,而是在場的三品。
這可能是世上最上檔次的刀斧手了,但天君配得上這檔次。
“師侄大可一試。”天君亦是笑道。
他應該是天下間最不怕被圍攻的人了,在這方面,天君比大尊還要擅長。
你一人上去對付天君,那是一對一,你一萬個人上去,那也是一對一。即便是複數的至強者來了,也是如此。
何況,現在出現的天君到底是真是假,那還是兩說呢。
“黃帝四面確實不愧為《形墳》大成之相,不光是能應對眾敵,更是能將六合八方之所有納入眼中,不懼任何圍攻”姜離贊同道,“何況師伯還不只是修煉了《形墳》,你的《氣墳》應當也大成了吧。”
天君的笑容不減,但笑意卻是微微見淡。
只因姜離的話語之中顯露著他對於黃帝四面的熟悉,應對眾敵也就罷了,感知能力可是沒有記載在《形墳》上。姜離表現出的對黃帝四面之熟悉,可是讓天君心中泛生波瀾。
“師伯,你的心境在剛剛出現了破綻。”姜離相當好心提醒道。
“既是發現了破綻,師侄為何不出手?”
天君語氣平淡,彷彿剛剛心中的波瀾只是錯覺一般。
姜離聞言,很是淡然地道:“當然是我這人尊師重道,師伯雖非我師,卻也是我之長輩,可不能隨意打殺了。”
他的聲音雖然淡然,卻自有一種讓人信服的力量,換一個人聽了,說不定還真信了。
“師侄和大尊一樣喜歡說笑。”天君也是對姜離的話語表示肯定,拉出了一位至強者作為對比。
平緩的對話之中悄然進行了一番言語的交鋒,二人也已經走到了天壇臺階的中段。
九百九十九級臺階就算是一半,對於一般人來說也是相當高了,從這裡往下看去,百官都變得有些渺小,一座座宮殿也變得低矮。
天君悠悠說道:“兩百四十八年前,父皇祭天之時,將我給帶上了,彼時我從這天階上往下看,只覺那百官如螻蟻,諸公也不過如此。可孰料到最後,我也差點成了道果的螻蟻。”
“所以,在看出天子道果中的限制之後,師伯就放棄了道果?”姜離問道。
“沒有天子道果,我一樣能成至強,何必靠著道果去成就,”天君說著,側目看向姜離,“可惜了師侄,你生不逢時,不得不容納了這道果,一甲子之後,你是否會如先帝一般不惜代價而求延壽呢?”
“應該是不會的,”姜離笑道,“天子道果能困得住師伯,卻困不住我。師伯需要放棄,而我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