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玉如意竟然是由自身之功煉虛成實給煉出來的?
要這麼算的話,用三寶玉如意打人,豈不是和自身用掌打人一個性質?
三寶玉如意之威能取決於自身之功,此寶與自身相通,元炁取於身,也可散化無形,融入自身當中,三寶玉如意就是自身的延伸。
這麼看來,好像和用掌打人比起來,唯一的區別就是比較優雅,有高人形象。
一個玉如意砸落下來,和一掌蓋下來,那氣度和表現是截然不同。
姜離先是閃過這樣一個念頭,隨後就沉浸在三寶玉如意的法門當中。
雖然覺得這三寶玉如意對於元始天尊來說沒什麼必要,但不得不承認,這凝練三寶玉如意之法是真的香。
“太無變而三氣明焉。三氣混沌,生乎太虛而立洞,因洞而立無,因無而生有,因有而立空。空無之化,虛生自然。上氣曰始,中氣曰元,下氣曰玄,而理三寶······”
雷池畔,廣乘道人將精義徐徐道出,通篇皆是微言大義,內容偏向於道,而不落諸於法,能夠理解得多深,全在於自己。
姜離按照自己的理解,將內容梳理一遍,大致有了個章程。
三寶,是人之三寶,亦是天地之三寶。
人之三寶,為精氣神,凝結為一體,即為天地人三寶中的人。人合天地,仿天綱,效地紀,上下相通,化為如意,則天地俱在掌中。
如是天地人三寶齊聚,又返先天,為始、元、玄三氣,亦是三寶,化為混沌。
如此,便是三寶玉如意大成了。
不過這是後天的法門,若是像元始天尊那樣的先天之神來煉的話,就是混沌開化為三才,天地俱在掌握中,運轉如意,直接省去人之三寶這一過程,乃是由先天入後天。
混沌為無,三寶為有,正是從無到有,象徵了元始之道。
如此,也難怪會說三寶玉如意才是元始天尊的象徵了。
姜離細細思索,竟覺玉虛觀煉實成虛的法門和自身逆反先天之法有極大相似之處。
從無到有,為煉虛成實,正是太始到太素,太始又名“混沌”,正合這混沌開化之義。煉實成虛,則是反其道而行之,由太素到太始。
玉虛觀的這一法門看似只能用於器,實則何嘗不能用於人,用於天地。
三寶玉如意的凝練之法,就是這一法門的大成之代表。
“廣乘師兄,本觀的氣兵之法就叫煉實成虛?”姜離面色古怪地問道。
這法門要是不取個高逼格的名字,實在有些對不起這立意啊。
這倒不是姜離膚淺,而是以三清派的風格,來歷越大,立意越高的,基本上取的名字也是逼格越高,有些典型例子甚至是恨不得將所有的高逼格詞彙都塞到一起。
這裡點名玉皇大帝的全名。
像是“煉實成虛”這樣的風格,實在是有些不符合通俗取名法。
“因為從本質上來講,基本沒人能夠將這法門的立意實現啊,”廣乘道人輕嘆一聲,道,“世間取八卦之名的功法難以計數,但是有誰能夠真正窮究八卦之根本嗎?這功法也是一樣,在天尊手中,這是象徵著從無到有,在我們手中,這就是一祭練法器,修行氣兵的法門。”
“都知道此法之終點高遠,奈何無人能抵達,甚至於連後續具體的法門都沒有。”
煉實成虛,煉虛成實,這一法門就止於凝練三寶玉如意,也就是採天地人三才而成如意,至於如何逆轉先天化混沌,自己悟吧。
道理都講出來了,至於怎麼練,就看自己的了。
“功法修行看個人,”廣乘道人又是話鋒一轉,道,“像是貧道,就以此法結合自身的道果神通,先創陰陽兩極劍,後修誅仙劍道。貧道已經想好了,要是能夠成功煉虛成實,化出誅仙劍,就將凝練之法喚做‘玉虛開天劍’。至於這基本之法,還是叫它‘煉實成虛’,或者乾脆就叫‘祭兵法’吧。”
姜離聞言,不由笑道:“誅仙劍變成開天劍,廣乘師兄倒是會取名的。”
“劍是貧道煉的,想取什麼名,自是由貧道做主。”廣乘道人哈哈一笑,道,“姜師弟要是能煉出自身之法,也可自行取名。”
平時看起來是有道全真,此刻倒是頗有一番豪士風采。
而姜離見廣乘道人之表現,便知他之心境要勝過現在的太白真君,論勝算,卻是又能加一籌了。
“承廣乘師兄吉言,希望能有所得吧。”姜離道。
他回憶著廣乘道人所言之精義,頗有期盼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