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離將手掌放在身前的石桌上,掌心向上,燃起一團金焰,“恰好,我姜氏就有能夠應對【道蒞天下】的道果。”
金焰熊熊,擬化出一尊小鼎,赫然正是神農鼎的模樣。
三品道果·炎帝,擁有【人文初祖】的神通,雖屬殘缺,卻也能不受任何三品及以下的人屬道果神通影響。
“不錯,”覺者頷首道,“迷者會在彼時找上檀越,實際上正是為了他日檀越能助迷者對付道君。道君所容納的三品道果正是人屬的道者·老子。炎帝道果雖無法讓【道蒞天下】失效,但能夠保自身道果神通起效,已是足以。”
“不只是檀越,百多年前迷者會引文殊加入佛國,也是為了應對道君。可惜,文殊野心太大,且無論是他還是姜氏主家,都不足以承擔起炎帝道果。”
百多年前的隱秘就被覺者輕描淡寫地道出,所有的跌宕起伏都被平淡蓋下,彷彿對他而言,一切都如過眼雲煙,不過如此。
“那居士又憑什麼認為我能夠承擔起炎帝道果?”
姜離沒有被這個隱秘懾住心神,依舊是抓住了關鍵,直接問道:“那時候,我可是才七品。”
他自己的氣數特殊,姜離是知道的,但僅憑這一點,就能斷定姜離能夠在未來容納炎帝道果,未免太過果斷。還是說,覺者在那時候就能夠推算出姜離的未來?
“容納三個唯一性道果的七品?”覺者掛起一絲笑意,“低品級的唯一性道果本就罕見,而能夠接連容納九品、八品、七品三個品級的唯一性道果之人,迷者可是從未見過。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讓迷者進行投資了。”
“看到道果?”姜離面露一絲驚詫。
【但實際上,姜離已是放下心來。看出他人所容納之道果確實是一件令人驚異之事,但比起因果集這個依仗被察覺,這件事情也算是可以接受的了。】
【要是覺者能夠察覺到因果集,那麼就代表著姜離的底細被看透,由因果集到來的掩蓋也就不再讓人放心了。】
覺者還不知道姜離心中的念頭變化,他見到姜離露出驚詫之色,也不多加隱瞞,直言道:“道果的本質,檀越也該是知道的,道果即是因果。換言之,若能夠洞察因果到一定層次,察知對方的道果,甚至知曉對方的道果神通,也非是難事。”
“不過檀越的因果著實太重,迷者之前還能察知檀越的神通,現在就只能單純地知曉檀越道果大致處於哪個層次了。”
覺者說的極為透徹,將相關之事悉數道出,以此來避免姜離生出嫌隙。
姜離則是明裡暗裡的觀察,以因果集和自身的眼力進行察言觀色,最終確定覺者沒說謊。至少姜離沒看出說謊的痕跡。
且以覺者的覺悟,也不該說謊。
和尚的戒律也許算不到覺者身上,但戒律的出現卻是源於最初的覺者,以戒律觀之,也能大概估測覺者的心性。而能夠容納覺者道果並將其演繹至圓滿的人,心性也不會相差太遠。
所以姜離並未露出狐疑之色,算是信了覺者,並感慨道:“居士之能,可與大尊相較了。”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還有這以因果觀道果的能耐,若是覺者和自己那個好大哥對上,也不知誰能算高一籌。
“過譽了,”覺者道,“論對因果律的瞭解,迷者確實要強過大尊,但若論推衍卜算,大尊才是天下第一。以大尊之能,透過因果觀道果,也是絕對能夠做到的。以檀越的易道造詣,若是能夠進一步認知因果,想來也能做到此事。”
話音落下,覺者倏然一笑,嘴唇輕啟,發出宏大之聲,“如是我聞。”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周邊突得一暗,數不盡的光線交錯穿插,出現在姜離眼中。
姜離的神念下意識地遊弋,諸般資訊、畫像就悉數流入心中。
‘因果線······’
姜離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這因果線,是以對此也不感到驚異,但他確實第一次察覺到自己能夠清晰把握這些因果細線,彷彿只要一個動念,諸般因果皆在心中明曉。
至今所容納的所有道果皆在感知之中,包括現在的清源妙道真君道果,姜離甚至能夠察知到道果融合的進度。
——百分之六十八。
心中精準地出現清源妙道真君和自身融合的進度,然後至今為止為了演繹道果所做之事一一閃現在腦海,其中就包括各種闖道授業和盤腸大戰。
‘原來同一種演繹進行得越多,效果就越小,難怪最近一年來我苦修八九玄功,卻總是感覺道果進度不如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