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心靈世界之中,感知顯得更為直觀而深刻,也更能體現出這兩人的道行和底蘊。
七佛與太極對抗碰撞,令得心靈世界劇震,久久僵持。若是在現實世界中,道君修持九天蕩魔真訣,或許能在功力上佔據上風,但在心靈世界之內,無論是靈機還是五濁惡氣都無法進入,使得二者之能以純粹的心靈脩為和道行相拼,難分上下。
就如道君之前所言,百年時間,覺者並未空度,他確實有著精進。而道君也確實已經達到了三品的極限,百年時間進步寥寥,唯一的突破應該就只有九天蕩魔真訣的開創了。
可惜九天蕩魔真訣並不能在此處起大效用。
正當二者相持不下之時,李清漣陡然身形一震,一道劍意循著無形的聯絡,以他為樞紐,突進了這處心靈世界。
一顆白金色的星辰升起,以無雙凌厲之勢突入兩位至強者的戰場。
這是太白金星!
突如其來的劍意歸屬於何人,已是無需多言,正是那道德宗的當代宗主、道君弟子——太白真君李玄。
太白經天,生生破入佛光覆蓋之地,在佛國淨土之上分割出長而深邃的傷痕,直往那如星辰般的過去七佛而去。
第三者的加入令得相持之勢被打破,更令人驚詫的是太白真君的劍意竟是能夠突破覺者的淨土。哪怕此時覺者正在和道君相持,此等凌厲的劍勢也足以表明太白真君之強橫。
他的插手也讓局勢出現了劇變。
但是——
“這可不行。”
姜離身影一閃,豁然升空,與那道劍光處於同一水平線,反手一握,已是大圜劍在手。
在這心靈的世界之中,心念所想便是所成,只要能夠理解其內在本質,休說是大圜劍,便是軍神五兵也可顯化。更何況,大圜劍乃是以氣化成,姜離完全可以用先天一炁進行擬化,只要他想,他之氣即是大圜劍。
劍光橫縱,大圜劍中演化出先天八景,而後化歸黑白,姜離引劍而擊,劍光亦如先前之經天太白,突入到淨土佛國之內。
覺者和道君之勢竟也是無法阻止姜離之劍,甚至若細緻感受,可發現此劍圓融而無形,如水入大海,和周邊相融,無論是那陰陽太極還是浩大佛光,都沒有對劍光產生絲毫遲滯之意。
在兩方如形成般龐大的存在之間,兩道劍光飛縱,如同彗星,又似星環,劃空截擊,不偏不倚地撞在一起。
“鏘!”
劍光的碰撞發出劍器交擊的鏗鏘,姜離和太白真君於此刻首度交鋒。
當雙劍交接之際,無論是姜離還是那位太白真君,都感知到極強的威脅。
世人皆言太白真君之劍乃是天下第一的利劍,無物不分,無物不斬,但姜離今日接觸,方知此言有所謬誤。太白真君之劍非是以凌厲稱著,而是以變革為樞機。
太白經天,乃天下革。
太白金星乃是“變天”、“革天”之象徵,主變革之意。太白真君之劍便是順應此意,以庚金為鋒,革盡萬物。
也正是因此劍意,他才能突入戰場,突破淨土佛國。
然而姜離之劍亦是不落下風。
在這心靈世界之內,修為底蘊和道行得以盡情發揮,甚至能做到現實還未能做到之事。姜離之劍納三墳之功,和太極八景,無物不容,無所不化。
當雙劍交鋒之時,太白真君竟是從那劍中感知到了道君、覺者之勢,甚至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合三者之勢意化為一體,連太白真君之劍勢都包容在內,如何能抗?
鏗鏘之聲響起的剎那,經天的太白之星猛然黯淡,多年來一直雄踞天下第一劍寶座的太白真君竟是落入了下風。
劍意劍勢劍氣激烈對撞,剎那之間——
“當!”
太白劍光退!
太白經天之勢立破,星辰霎時沉墜。
而在同時,以二者交鋒之處為點,覺者和道君之勢如洪流潮汐般湧來,互相撼撞,整個天地猛然一震。
“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