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漣乃是太白真君獨立出來的化身,在玄門中的輩分可不低,能夠被他稱作“前輩”的人,或者說他願意如此稱呼的人,應該就只有一位了。
姜離一下子就鎖定了唯一的人選,目光閃爍,道:“師姐和元君,有勞你們看護飛島,我與李道友去拜會一下那位前輩。”
雨師元君見狀,也只能按下想說之事,公孫青玥則是點頭,表示明白。
“請帶路。”姜離向著李清漣道。
二人出了烈山殿,並往祖地之外行去。
姜氏的祖地之中已是沒有多少族人居住,大多數族人都在一年前遷往了神都,如今負責打理祖地的也就只有二十來個中老年人。
他們此時都聚在附近的高處,觀望著懸浮在空中的島嶼。
李清漣也看到了飛島,意有所指地道:“姜道友的實力當真是今非昔比啊。”
這座島嶼乃是由姜離施功託舉到半空的,現在姜離將要出姜氏祖地,卻還將島嶼留在此處,並保持著懸浮。
也不知是他有什麼神奇手段能夠隔空施力,還是單純的功力強悍到僅憑留下的真氣就能讓島嶼一直懸浮。
無論是哪一種,都代表著姜離如今的實力之強悍。
“過獎了,實際上在孤離開之後,便換成元君負責支撐了。”姜離很是謙遜地道。
只不過李清漣信不信姜離的說辭,那就是未知了。
時至今日,以誠待人的姜某人在他人眼中已經成了老奸巨猾的代名詞,就算是說真話,也無人願意信了。
姜離也是習慣了世人的不理解,見李清漣似是不信,也不多做解釋。
他其實也想著低調點,將島嶼收入昊天鏡碎片之內,但是島上如今正安置著蚩尤之旗以及被封印的旱魃,若是收起來的話,就需要姜離自己帶著了。
是以,他笑了笑,就換了個話題,說到李清漣,“李道友也是進步匪淺啊,如今的品級雖是五品,但功力之強,也是能比得上等閒四品了。”
“李某到底是太白真君的化身,哪怕是獨立出來了,因果到底未斷,是沒法容納道果,也不需要容納道果的。再加上這以人參果鑄就的肉身,李某隻需要修煉即可,不需要擔心晉升。”
李清漣聞言解釋,同時頗為遺憾地道:“可惜就算無需晉升,李某的進步也依舊難比姜道友,看來只能推遲和姜道友再試劍的試劍了。”
當初李清漣敗於姜離之手,答應為他招攬劍道修行者,並得到承諾,可隨時與姜離試劍。
那時李清漣還抱著他日一雪前恥的心思,可惜如今再遇,姜離的實力儼然是精進到一種莫測的地步,就算是李清漣進步再快,也是難比。
不過看李清漣的樣子,似乎並未因此而失去信心,還有著再試劍的想法。
“孤隨時恭候。”姜離含笑應道。
從容的姿態,彰顯出勝券在握的自信,姜某人對於敗給自己的人向來是很自信的。只要再敗給他一次,就再難勝他,有時候這一次就等於是無數次。
就算李清漣乃太白真君之化身,擁有著太白真君之領悟也無用,他已是難以追上姜離。
想要和姜離試劍,換太白真君來還差不多。
對於姜離的自信,李清漣倒是沒什麼負面情緒。能夠勝他李清漣的人,要是沒有這般自信,那才叫侮辱人。
“隨李某來吧。”
李清漣不再多說,縱起一道劍光,在前方帶路。
他擅長近身的劍鬥,而不似其餘劍修一般御劍對敵,但本質依舊是劍修,也是有著本命飛劍的,並不缺御劍飛行的手段。
姜離也是化作一道流光,跟著李清漣劃空而去。
二人出了姜氏祖地,順著姜水一路飛行,不多時就來到了一處荒涼的黃土高原。
此處乃是當初受到旱魃之禍的重災區,千里之地不見絲毫植被,可謂生機不存,因此而人跡罕至。但也就在這處不見人蹤的地域內,有一座道觀已是屹立百年。
老君觀,當初道君西行之時的落腳處,之後百年一直有道德宗的門人進行打理。
當初姜離在雍州初見張道一時,就是在這老君觀中。
此時故地重遊,人已是不同,地方······
“也是不同了。”
姜離看著那座在黃昏下顯得有些破敗的道觀,輕聲說道。
小小的道觀不是什麼洞天福地,卻有了洞天福地的氣象,當走近道觀之時,那無處不在的五濁惡氣倏然遠去,一種清淨感突如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