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龍如盤日般絞著法陣,運轉的陣紋摩擦著龍形槍勁,兩股強橫的力量互相碰撞。
槍勁霸道,令得姜離的術文來不及解析就遭到磨滅。八部天龍廣力菩薩雖為人形,但其本體實際上乃是真龍之身,其道果來源正是那取經四人組中的第五人。
龍軀所練出真氣結合著佛氣,使得廣力菩薩的真氣足可比擬姜離眼下的先天一炁,完全可以和先天一炁分庭抗禮。
“轟!”
法陣與龍形槍勁震盪出狂瀾,整個天空都似化為汪洋大海,掀起驚濤駭浪。
“嗷!”
一聲龍吟殺至,就見一條白金色的神龍破開了狂瀾,呼嘯而來,廣力菩薩緊隨其後,手掌一握那神龍竟是化作了大槍,向著姜離貫擊。
‘他將勾招法修成的法相化作了大槍!’
姜離一眼洞明瞭這神龍化槍的虛實,同時心中暗凜。
姜離因修煉《氣墳》,功力堪比四品,但這些佛國修行者各個不講究,人人都外掛勾招法修成的法相,在力量上佔據天然優勢。加之廣力菩薩乃是真龍之體,本身功力亦是不弱,可謂強上加強,讓姜離的優勢難以發揮。
“轟!”
和八龍槍勁糾纏的法陣如同薄紙般被貫穿,大槍再近,槍如龍,龍化槍,槍得龍之強,龍得槍之疾,貫天般的槍勢越空而至。
一出手便是強招,威勢無匹,不愧為佛國護法神將的首腦級人物。
當是時,姜離雙袖鼓盪,倏然間一手成爪,覆蓋龍鱗,於那電光火石的瞬間向前一抓。
“伏山臣!”
姜離同運三墳,風形氣與風氣動同時運轉,與天風一體,爪納風雲,內藏《山墳》之招,不偏不倚地抓住了那如龍之槍,化槍之龍。
“嗷!”
龍吟陣陣,只見那龍爪精準地抓住了神龍逆鱗位置。
“嘣!”
槍音震盪,槍桿與槍刃交接處被五指牢牢擎住。
無匹勁力在掌中爆發,如一條怒龍在掙扎,但姜離卻是五指不松,先天一炁洶湧而入。
潛伏其山,臣之象也。
伏山臣乃降服萬物之法,先天一炁乃至精至純之氣,而《形墳》則是萬般變化之理,三墳同運,姜離手擎龍,爪拿槍,竟是生生接住了這一槍。
‘聞名不如見面,此君之實力確實名副其實,也無怪乎覺者看重,若他成了四品,我定非其敵手。’
便是廣力菩薩也是目露奇光,對姜離的實力震驚異常在,心中暗道恐怖如斯。
不過,這恐怖的要真正體現,還得到四品,至少目前,廣力菩薩尚不懼姜離。
思及此處,廣力菩薩聲若龍吟,倏然長嘯:“願我行菩薩道,永不退轉,為斷一切障礙修持空性,以此行禪定波羅蜜多。”
話音落,巨力再生,大槍劇震,竟是斥開了先天一炁煉化。
廣力菩薩的力量再行提升,讓姜離都難以把持。
此乃【菩薩乘】。
就如同羅漢皆有【殺賊】、【應供】、【無生】神通一樣,菩薩亦有通用的神通,其中之一便是【菩薩乘】。所謂菩薩,乃菩提薩埵之意,菩提為“覺悟”,薩埵為“有情”,乘為“運載”。
菩薩乘通俗來講,即是運載有情眾生,也包括自己,渡過苦海來獲得覺悟的行動。至於如何行動,一般來說菩薩基本都會用一個辦法——發宏願,然後持之以恆。
只要不偏離宏願,就能得到宏願的加持,有相應的特異能力。而廣力菩薩的宏願無疑是和精進以及護法有關,於戰力上得到了相當明顯的加持。
【菩薩乘】神通施展,廣力菩薩已是身形一變,一條白金色的天龍乍現,爪擎大槍,生生震開了姜離的鉗制,令得他虎口崩裂。
“天龍行空。”
天龍屈伸,爆發出大力,而大槍轟擊,勢如狂雷。
姜離亦是炁體同行,大圜劍出,化出匹練長虹,足有百丈長,一劍迎上了天龍之槍。
兩兩相交,空氣發出了哀嚎似的呼嘯,風雲狂卷,掩得天空一暗,劍光槍影轟擊,又震開風雲氣流,盪開一片澄澈天空。
“嗷!”
廣力菩薩的本體發出一聲狂嘯,槍尖震盪,猛地摧垮了劍光,如龍般的強勁攜著天龍之力轟擊姜離的面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