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就這般讓他進行天考了?”
退到一旁後,公孫壽暗中傳音入密,言語中帶著極大的不滿。
“給他下馬威,本來就是想要影響他進行考驗時的狀態,他到底還是要進行天考的,除非我等冒著生命之危與其搏殺。”
公孫太乘直直看著眼前,緩緩回道:“等著吧,還沒完呢,他過不了天考,這處傳承神像,是專門給予支脈旁系子弟希望的,考驗中有所限制,以姜離的野心,不可能透過。而他一旦失敗······”
公孫太乘餘意未盡,只看向那踏上臺階的身影。
高臺之階共有九層,皆是呈現赤銅之色,與高臺一體,臺上通體明黃的神像著帝袍,戴天冠,面容肅正,倒是沒看出其面相有什麼特殊。
但若是換幾個角度,從不同的方向去看,那就能發現,無論從哪一個方向、哪一個角度,神像都永遠是正面朝著視線,他人永遠只能看到正面。
‘傳聞黃帝有四面,可今日觀之,黃帝四面的根源,也許應在這裡。因為無論從哪個方向看去,都只能看到正面,以致於逐漸流傳出黃帝有四面的傳聞。’
姜離仰視著神像,又回憶起姬繼稷在巫山上顯露的四面帝者之相,‘姬繼稷的黃帝四面,還未大成。’
若是大成,那便不是四面帝者,而是始終只有一面,但無論從哪一面看過去,都只有正面。
這般想著,姜離已是徹底確定這神像蘊含了《形墳》之奧妙,他當即便是一步踏出,邁上了第一層臺階。
一股無形的波動自腳下傳蕩入體,姜離只覺融合符籙種子的穴竅開始運動,一片片鱗片出現在體表,一道道符籙出現在皮下,乃至臉部穴竅亦是湧現出一股奇特之氣,形成符籙之形。
他的應龍變和天之相,都被激發了出來。
隨即,那股波動在體內震盪開來,令得穴竅齊震,氣血翻湧,若非姜離對肉身掌控入微,現在也許已經難以站住身形。
‘第一層臺階,考驗的是根基嗎?’
他感受著那股波動從強烈到微弱,直至逐漸消失好一會兒,方才踏出第二步。
“方圓角直,曲斜凹凸,必有形。遠近高下,長短疾緩,必有制。寒暑燥溼,風雨逆順,必有時······”
耳邊傳來冥冥之聲,眼前場景變幻,如入幻境般,先是一條直線出現,隨後直線彎曲,變成各種形狀,又逐漸立體,有了形態。
一個又一個的形體組合,佔據了姜離的視野,眼前的臺階似是變成了一條無比曲折的道路,被掩蓋在諸多形體之後。
姜離下意識地就開始思考起那些形體組合,以他大宗師的智慧,將其理清,然後重構。
繁複的形體有致地相合,一道人形顯現出來,姜離的腳步也在同時不斷向前······
噠。
所有的步履都化作了一步,踏在第三層臺階上,同時一股波動在體內盪開,激盪氣血。
“汝為人族?”
冥冥之中,似有聲音迴盪。
而姜離步履不停,在心中應道:“是。”
與此同時,公孫太乘目光聚焦,低聲道:“開始了。第一層,乃是考驗根基,第二層則是考驗基本的智慧,這兩層是根本,到了第三層,便會迎來蒼天的考證。唯有在蒼天見證上九層,才能觀閱《形墳》。而姜離,他過不了九層。”
說話之時,姜離已經踏上了第四層。
“汝非奸逆?”
腦海中不自覺地開始倒流記憶,過往的經歷都被回想起來。
“不敢稱偉光正,但奸逆可遠遠稱不上。”
姜離再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