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神都三十里地,有一山名喚“瓊山”,太學在這山上。
瓊山山麓處種植著一片竹林,林中設有聽風閣,專門用於接待訪客。
客人來訪時便是在聽風閣送上拜帖,然後在此等到回應後,才能上山。
不過今日,確實有一個例外。
明揚在清晨時就守在了聽風閣前,如一尊塑像般,可是引來不少來往者的關注。不少人都猜測,是有什麼大人物來,讓明揚這位士子中的佼佼者來迎接。
雖然明揚相比較起鍾神秀來很菜,還曾經被魯王世子姬承業輕鬆拿捏,但他確實是太學中位列前茅計程車子之一,且家世也不差。不然也不夠資格和當初的姬承業一同去雍州。
明揚就這般等著,等到了急促的馬蹄聲。
四乘馬車飛速疾馳,後方塵土飛揚。
在馬車上,還有道道符籙顯現,加持著速度,加上這駕車的馬匹本就不是凡類,硬是跑出了個風馳電掣之速。
但在那馬車接近瓊山之前,悶雷聲起,轟鳴陣陣,自道路的盡頭奔來一道疾影,踩著雷音追上了馬車,當空躍起。
一口簡陋的鐵劍當空擊下,一聲雷鳴炸響。
“轟!”
青天都似罩上了一層烏雲,馬車上的符光被一舉震碎,車廂炸開,露出了內中的姜離和侍女。
此時姜離的輪椅已經轉過頭,向著後方,重重風勁在身前疾旋,擋下了雷音,也保住了破損的馬車、車伕以及馬。
但真正具備威脅的,卻不是雷音,而是劍。
只見一道劍光劃空下擊,斜斜飛來,迅疾而輝烈,簡陋的鐵劍爆發出驚人的銳氣。
“住手!”
明揚急急高呼,聲音化作無形的枷鎖,就要制止這道劍光,儒門妙法“言出法隨”已然使出。
可惜,這一劍比音更快。
或者說明揚的修為還不夠高。
在“言出法隨”來臨之前,那一劍已是刺穿了重重風旋,奪目的銳氣直透姜離的胸膛。
然而——
在電光火石的剎那,十分之一個彈指都不到的瞬間,劍光停住了。
泛著晶色的劍指不偏不倚地夾住了劍尖,也可以說是這一劍主動送到了姜離的指間,恰到好處,便如天道迴圈,理所應當。
劍氣激發,又被先天一炁泯滅,重重氣波以姜離為中心外散,吹得長髮飛揚。
劍光受阻,終未刺中姜離,似乎代表著那位宗正的敲打落空。
但也就在這時,有符紋自鐵劍上浮現,這鐵劍就像是突然活過來了一般。
‘符紋!《形墳》!’
姜離心中念頭急閃,而劍光已是如雷霆般炸開。
這一劍的本質,是鐵劍之內的符籙。
《形墳》乃是以法塑體之功,這也就讓姬氏之中不乏法武雙修之人。那位宗正應當便是其中之一。
他以符紋的形式來闡述剋制姜離之法,把法門打入了鐵劍之中。這一口鐵劍,就是一道符,一道專門針對姜離的符,由宗正親手畫出的符。
但宗正並無在其中注入功力,而是借運劍者之手出這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