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天地永珍,如人身百骸,隱隱對應。
‘《形墳》乃是變化之道,形即是相,化神魔之相為己相,包容萬神,但除卻神魔之相外,還有天地之相······黃帝創《形墳》,欲要窮盡天地之相、神魔之相,以身化天地!’
姜離心中震撼,回想起古籍上的記載。
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得大常,而察於地利;得奢龍,而辯於東方;得祝融,而辯於南方;得大封,而辯於西方;得后土,而辯於北方。黃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
黃帝六相,便是黃帝統合天地之相與神魔之相的根基。
姜離想及此處,思維當即如電閃,瘋狂推衍,一絲絲白煙從天靈上冒出,欲要以自身應龍變為基礎,進一步推衍天地之秘。
他們鼎湖派的弟子繼承黃帝道統,觀悟軒轅劍有天然的優勢,只要找對途徑,不難有收穫。
但現在姜離想要的收穫實在太大,大到他無法承受。哪怕他如今有風后羅盤相助,也深感難以推衍出相關奧妙。
繼續下去,無疑會重蹈當日修煉《氣墳》時的覆轍,把自己給繞進去。
而且眼下的難度,可比當日要大多了。當初姜離是要分化先天八炁,論難度僅是《氣墳》入門,現在他試圖推衍《形墳》之奧秘,《氣墳》、《形墳》相等,但要做之事可完全不等。
便是把腦子都給燒壞了,姜離都沒法成功推衍出天地之秘。
‘不過借軒轅劍來推導九天蕩魔真訣,倒是可行。’姜離轉變思路。
九天蕩魔真訣的關鍵在於天地轉變,而眼下這軒轅劍雖是沒有闡明靈機化惡濁的過程,卻顯化了天地之秘,可以作為對照組,來進行輔助推衍。
沒法搞出《形墳》,難不成還搞不定你?
風后羅盤不斷演變,姜離繼續過往數日的工程。
同時,他也在以因果集不斷記錄對照組所顯化的道理。
時間就在參悟推演中不斷流逝,悄然間,已是一個時辰過去。
正當姜離感覺對蕩魔真氣的運用越來越自如之時,頻繁的鏗鏘聲突然響起,在空曠的山體之內迴盪。
姜離目光微動,察覺到軒轅劍的另一邊有氣機波動,似乎另一邊也有人進行觀悟。
‘我記得天蓬長老說,劍身的另一面是仙魔神妖······’
思及此處,姜離暫停工程,順著山壁走向側面。
鏗鏘聲隨著距離的接近越發響亮,熟悉的身影隨之進入眼簾。
雲九夜、凌無覺,還有玉虛觀的玄明。
只見凌無覺身周刀罡縱橫交錯,鏗鏘不絕,其髮鬢透射出金屬光澤,猶如劍戟,身上的氣機顯露出金戈鐵馬般的殺伐。
軒轅劍的兩面是對等的,一面是天地,一面是神魔,而能夠和天地對應的神魔,可見其強橫之處。
要是姜離沒猜錯的話,這另一面的神魔之一,便是兵主。
黃帝斬蚩尤,化其相為六相之一。軒轅劍上既然有黃帝之功果顯化,就不可能少得了兵主蚩尤這一相。
又缺字。
鹹魚仔啊鹹魚仔,你怎麼能如此墮落,先前定下的更新計劃你都忘了嗎?不能再這麼繼續下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