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英女笑道:“你早這麼說,不就好了麼?這龍吟谷只有三十多里的路程了,我看只要我們快馬加鞭,只需要一個多時辰就能趕到那裡了。”
鄢雲道:“那可未必,我們此去龍吟谷,雖然一路上都是平坦通途,但也有一段較長的山路要步行的,運糧隊定然會繞過山路到達龍吟谷,不過我們要趕在他們之前提前設伏,就必須抄近路了。他們需要運送糧草,是迫不得已才要繞道而行,我們可沒有那些累贅。
饒是如此,要牽馬走過山道,還是需要些時間的。更何況我們還要將這一訊息告訴其他分隊,等他們得知訊息,然後盡數到達龍吟谷,則更需要不少時間,在其他分隊到來之前,我們雖然到達龍吟谷,卻不能完成周密的埋伏圈,故而不能貿然行動呢。”
韓英女傲然道:“現在獨孤莊主那邊已經知道了龍吟谷是運糧隊的最終地點,他們也勢必會讓人打聽龍吟谷的具體所在,八成現在已經有結果了。難道憑我們這麼多人,還燒燬不了那些糧草麼?”
鄢雲道:“獨孤莊主那支分隊或許能與我們在差不多的時間內趕到龍吟谷,憑我們這幾百人也確實能夠燒燬糧草,但其他分隊那邊的運糧隊,還有後續沒有被我們跟蹤的運糧隊,什麼時候到達龍吟谷,還不一定,我們若是能夠提前行動,那麼何不早點下手將所跟蹤的運糧隊的糧草盡數焚燬呢?這樣豈不是更加省事麼?問題是我們即便燒燬這些糧草,也只是李孝逸大軍所徵集的糧草的一小部分而已,並不能算作完成任務,所以我們要以大局為重,切不可草率行事呢。”
韓英女道:“你的意思,我自然明白,只是連日來做這樣繁瑣的事,有些心力交瘁,若不能痛快地殺一場,實在是難以一展胸中煩悶呢。”
鄢雲笑道:“我也想簡簡單單地完成任務,但對方能想出這樣的運糧辦法,我們也要見招拆招不是,所以他們不怕繁瑣,我們又豈能心浮氣躁呢?自是要鬥智鬥力,奉陪到底了。”
英女笑道:“這麼說,一向自詡高明的你,這次可是遇到對手了?”
鄢雲道:“對方能夠想出這等計策,也確實是富有韜略的了。若是我沒有各位大俠的相助,空有應對策略,最終也無法完成任務。看來李孝逸的軍中確實有不少智囊呢,倘若這辦法是李孝逸自個兒想出來的,那就太可怕了。”
英女道:“你不是能見招拆招麼?怎麼李孝逸若是胸懷韜略的話,你反而還怕了呢?”
鄢雲道:“他畢竟是三十萬大軍的統帥,若是文武全才,胸懷韜略,則不僅能夠運籌帷幄之中,亦能決勝千里之外,既然能想出這麼刁鑽的運糧計劃,那以後與我義軍作戰之時,也同樣會奇謀良策層出不窮,有這樣的敵人,難道不覺得可怕麼?而我鄢雲算什麼呢?一介布衣而已,在義軍之中也不過領個記室主簿的閒差,就算魏軍師及玉虛道長的忠義營會支援我,但憑我們這點人又怎是他們的對手呢?
徐敬業將軍若是聽得進去魏軍師的話,那我們便可大展拳腳,獻計獻策,只可惜如今徐敬業將軍根本不會對魏軍師言聽計從,本來李孝逸的大軍就是我們義軍人數的幾倍,若是李孝逸再有勇有謀的話,那我義軍只怕很難與他抗衡呢?”
韓英女笑道:“你休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其實我覺得你無論什麼時候都能想到好點子,即便徐敬業不支援你,我們也會隨時站在你這邊的,即便最終打不過李孝逸,那也並不是你不如他,只不過你們兩人的身份不同罷了,你若是位大將軍,兩人比拼智謀策略,這才公平呢。但話又說回來,如果想出這運糧計劃之人,並非李孝逸本人,而是他屬下的將領或者軍師呢?難道就不可怕麼?”
鄢雲笑道:“這種情況應該會好許多,因為他身為三十萬大軍的統帥,若是智謀心計達不到那個高度的話,有很多時候,是不能接納他不理解的計策的,即便是他的親信之言,也同樣不能完全取代他,指揮大軍,把控全域性,將胸中計謀策略展現得淋漓盡致。我們經常覺得徐敬業將軍經常不聽軍師的好言相勸,是一意孤行,剛愎自用,然而造成這樣的局面,也並非沒有來由的,若是徐將軍能與軍師想到一處去,覺得軍師的計策有利於義軍,自然就不會一意孤行了。所以相比之下,若是李孝逸的部下想出的主意,倒是沒那麼可怕。”
韓英女笑道:“這倒也是,雖然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但若是統帥是臭皮匠的話,那就一無是處了。”
鄢雲笑道:“其實李孝逸若是個沒有才能的臭皮匠的話,武則天也不會派他來討伐我們義軍了。我從未見過李孝逸,更談不上什麼瞭解,不過就其幾次丟失糧草這件事來說,看來他也並非什麼出色的將領呢。所以說,雖然他率領三十萬大軍已經逼近楚州,與我義軍主力遲早會有一場大戰,究竟誰勝誰敗,倒是個未知數呢。”
韓英女笑道:“你以後就這麼通俗點說話多好,非要整些旁人都聽不懂的詞語,時不時的掉書袋,引經據典,讓人聽了就心煩。但話又說回來,你現在說勝負尚且未知,但你之前不是說徐敬業南下攻打潤州是自尋死路,已經注義軍最終必敗無疑麼?怎麼現在又改口了呢?”
鄢雲笑道:“因為現在情勢有所變化,倘若我們能得知李孝逸大軍的程序,焚燬他們徵集的糧草的話,屆時徐敬業將軍若能班師回來,與勞師遠征,糧草不繼的官軍一決勝負,到時候誰輸誰贏,確實是難以預料呢。”
韓英女道:“依我看來,那個徐敬業對我們這些人壞得很,別看他表面傲氣,實則色厲內荏,外強中乾,遲遲不敢從潤州回來,八成就是怕了李孝逸的大軍,不敢與他正面作戰。即便我們成功燒燬糧草,他也會找另外的理由,拒絕從潤州班師的。”
鄢雲其實也早就想到了這一層,只是講出來未免有損眾人計程車氣,故而一直藏在心裡,這會兒聽韓英女這麼一說,於是長嘆一聲,道:“若是徐敬業懼怕朝廷大軍,連這個絕好的戰機都無法把握住的話,那麼我們義軍就必敗無疑了。”眾人聞言,也是頗有同感。
喜歡大唐女俠傳請大家收藏:()大唐女俠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