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張井泉與王玉玲這對夫妻經歷了很多的困苦,終於團聚了!各自把這些天以來經歷過的事情互相傾訴完畢,王玉玲把眼淚擦幹淨,又給張井泉的眼淚也擦幹淨之後,才對張井泉說道:“難得你身份地位變了,你的心卻沒有變,我感到非常安慰。你爹爹把你要休我的信給我看的時候, 我也是有一點疑惑的。可是,看到那封信的筆跡與你的筆跡還是有幾分相似的。你爹親手拿回來的信,誰敢說那封信是假的呢?所以我從咱家被趕走的時候,我的心都涼透了。只是我要求把大寶帶走,你爹孃都同意了,我的心裡還好受一點兒了。誰能想到在過河的時候,把大寶掉在河裡了,我本能地撲進水裡去撈孩子,兩條胳膊連兩隻手都完好無缺地再生了,大寶卻是無影無蹤了!”說罷,眼圈兒又紅了。
張井泉看妻子總是為了孩子掉河裡找不到了而心裡難受,就勸道:“你也不要太難過了,也許你的兩條胳膊就是咱們的大寶變的也未可知。再說了咱倆年紀還輕,以後還會再生二寶三寶四寶生一大堆寶兒,只怕把你給累得受不了呢!”王玉玲見丈夫這麼一個老實人,為了不讓自已太難過了,也學會說俏皮話了,也就不禁破啼為笑了。
王玉玲又對張井泉說道:“我也是得回遇到幹娘這位好人了,要不然的話,我真是活下去的勇氣都不一定有了。只是咱們倆說了這麼大半宿了,幹娘也睡著了,今晚就不要再去驚動她了我今天就在你這屋裡將就半宿得了,明天再去拜見幹娘吧!”張井泉也認為王玉玲說得有理,也點頭同意了。
兩個人合衣躺在小火炕上,將就了小半宿兒,天也就亮了。王玉玲趕緊起來張羅著打來了洗臉水,兩個人洗漱完畢,就一起去拜見幹娘。幹娘昨天夜裡也沒有睡好,是為幹女兒與幹女婿喜相逢而高興的過於興奮了,而沒有睡好,早晨也早早的就起來了。也是剛剛洗漱完畢,就聽見幹女兒在屋門外問:“娘!起來了嗎?”老太太趕緊回答道:“起來了!起來了!快進屋裡來!”
王玉玲與張井泉進屋見了老太太就“撲通”一聲,一齊給老太太跪下了,又一起給老太太磕了幾個頭,慌得老太太急忙說道:“這是怎麼話兒說呢!趕快起來!快坐炕頭兒上來,這裡熱乎。”兩個人起身坐到了老太太身邊,王玉玲 首先說道:“娘!要不是你老人家救了我,認了我做女兒,我還真就沒處投奔,餓也餓死了。我又沒有了親娘,後娘又躥叨我爹殺我,你老人家也不是我的幹娘,就是我的親娘!”
張井泉也接過來說道:“娘!你救了玉玲也就是救了我了,以後,我就是你老人家的親兒子了,以後我們倆就給你養老了。”老太太一聽可高興了,笑呵呵地說道:“那趕情好啊!我一個孤老婆子,也不知道是哪世修來的福,現在是女兒也有了,兒子也有了,以後的養老也不用愁了。”說著又叫來了夥計,讓大師付給準備一桌酒席,要給女兒女婿擺酒慶賀。
酒席做好 了,擺到了桌子上,夫妻二人先給老太太斟滿了一杯酒,再給自已斟上酒,舉起杯來,王玉玲先說道:“我們借花獻佛,首先敬娘一杯酒,謝謝娘收留了我,才使我們夫妻團聚了!”張井泉也舉起酒杯說道:“祝娘身體好,生意好,健康長壽!”老太太也舉起酒杯說道:“我也祝願你們早點兒給我生個大孫子,我也想要當奶奶呢!”說得大家都笑了!
老太太又吩咐夥計們給女兒女婿收拾出來一間大房子,把一應的傢俱都擺放停當,就給他們當新房了。老太太開的這家旅店,雖然不是很大,但是也僱的有夥計,有大師付,並且生意也不錯。唯一的不足就是老太太孤獨一人,恐怕到老了的時候沒有依靠。現在好了,只因為心地善良,救了一個孤女,反倒成了有兒有女的興旺之家了。
王玉玲跟娘說還想讓張井泉繼續攻讀再考進士,才能算是讀書讀出來成果了。現在雖然有個舉人的牌子了,離做官還遠著呢!老太太也是一個有遠見的人,一聽女兒這麼說,就很是贊成。還是王玉玲給張井泉當先生。因為王玉玲的智商是超常的高,基本上是過目不忘,並且能夠觸類旁通,什麼書都能讀明白,不用誰給她講解,她卻能通俗易懂地給別人講解。
張井泉和王玉玲每天除了給老太太請安以外,什麼活兒老太太也不讓他們倆幹,就讓他們一心一意地把書讀好,把文章做好。這次準 備考進士的學習比在張家的時候的條件要好多了。在張家學習的時候,有時候家裡的活兒忙不過來的時候,他們也得放下手中的書本兒去幫忙。另外還有個大寶要吃奶,要找爹,要找娘陪他玩兒等諸般的幹擾。
學習歸學習,夫妻的生活也還是得要過的。幾個月之後,就發現王玉玲又懷孕了。他們夫妻二人當然是非常高興的,最高興的還是老太太。更是什麼也不讓他們幹了,王玉玲但凡要端個盆兒拿個碗什麼,就把老太太給嚇得不行了似的,唯恐玉玲閃著了,保不住胎好的這個奶奶要當不成。把個玉玲給娘:“娘!你都把我當成泥娃娃了,好象是碰碰就得碎似的。”又把嘴一撅,假做生氣的樣子,眼睛裡可滿是笑意。老太太也知道女兒是跟自已撒嬌呢!只覺得滿心裡的幸福感。
在王玉玲懷孕到了七八個月的時候,通知舉人們進京考試了。老太太只是讓女兒支支嘴,都給要進京的女婿準備什麼東西就行了,讓女兒動嘴她動手。都準備齊全了,又給拿足了纏費。張井泉說道:“娘!用不著拿這麼多銀子."老太太就說:“窮家富路,多拿點兒總是好的。”
這次進京考進士,王玉玲為丈夫準備得比上次考舉人還要充分得多。張井泉透過以往那幾次考試,認為自已的媳婦是料如神的,所以處處都聽媳婦指揮。
這次進京考試,張井泉也還是騎馬去的。到了京城,找了一家旅店住下,也還是不肯浪費時間出去遊玩兒,還是把根據王玉玲給押的那些題目做好的文章,背得滾瓜爛熟了,還一遍又一遍的背。
說起來硬是奇怪得很,玉玲又給押對了。這裡邊當然是因為有楊道凡的暗中幫助了,凡人哪裡能夠知道!也了考場,張井泉心裡就有數了,大約是能考上的。果然一發榜中了第二十二名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