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X
-
100%
+
唐代科舉分為常舉和制舉。常舉每年舉行考試,科目主要是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另外還有秀才、道舉、童子、一史、三史等科。常舉的應考者有兩個來源,一為生徒,即由各級各類學校保送者;二為鄉貢,即經州縣考試選拔的自學者。應考者主要集中在明經和進士兩科。明經科主要考試對儒家經典的記憶,比較容易;進士科主要考詩賦和政論,難度很大,而且又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徑,因之最受重視。人們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說明考中進士之不易。常舉初由吏部主持,後改由禮部主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