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扉道人發出一聲長嘆,悲愴不已。
“現在這些讀書的人都好風流,隨大勢,都是隻奔著黃金屋、顏如玉而去,全是些功利、宵小之徒,還有什麼好教頭,不教也罷……”
“原來這就是老丈棄了興旺,情願冷清的本意了!”鐵扉道人一席話讓武直找到了,為什麼鐵扉道人不肯教書育人、也不怎麼樂意與人打交道的原因了。
果然是一個有脾氣的老頭,但在武直看來,一個讀書人,若是沒有幾分自己的脾氣,其實與娘炮無異。
須知讀書人本來就與武者不同,手中沒有槍刀,卻是以筆墨為武器,若沒有風骨,自不成文章。
那麼,如何濟世?
“冷清是冷清,但卻自有一番寧靜,夜裡睡得舒坦,白天樂得自在……”鐵扉道人道。
“老丈說得是。所以,儘管老丈父女倆在這諾大的莊園裡深居簡出,卻依然‘獨善其身’,不管外界怎麼看,也無畏他人怎麼說,不管風吹日曬,還是春去秋來,仍然雷打不動的,充分利用一切空餘時間學習、完善自我,既不為功利,也不為育人,只為育己……”武直話中有話,故意激他。
“……”
“此者,正所謂‘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佩服佩服。”——註釋1
“這是三餘。在我看來,讀書還有三味。而這三味正是現在讀書人所貧乏的……”鐵扉道人接過了話頭。
“洗耳恭聽!”
“三味即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布衣暖是指衣服主要是起到禦寒和遮醜的目的的,只要能夠穿得體面就行了,不應該去一味的追求奢侈與華麗,菜根香是指我們一日三餐有得粗茶淡飯作飲食就該滿足了,不能一味只嚮往著山珍海味,吃刁了嘴,詩書滋味長是指不管你是誰,在吃得飽、穿得暖之外,應該利用一切的空餘時間去讀書,去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並從這個過程中體會到除衣食之外那些層面給人帶來的力量,為什麼,因為詩書,就是凡人的精神食糧……”
鐵扉道人說到興奮處搖頭晃腦了起來,頓了頓繼續道:
“只要讀書人能夠知曉這三味,有了品性,那麼,也就孺子可教矣……”
“說得好。老丈,天哪,我剛好和你想到一塊去了,我們要辦的學堂,就依老丈你的意思,取名作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鐵扉道人一愣。
“是啊,你賜的名。”
“我什麼時候答應過你,要開辦學堂啦?”
“就在剛剛啊,你說的,你提出了希望讀書人應該具有的三味風骨嘛,還表態道,只要讀書人能夠知曉這三味風骨,那麼,孺子可教也!”武直搖頭晃腦的,學起剛才鐵扉道人的神情來。
“我哪有這般說來?”
“莫非鐵扉道人你想耍賴?玉香,你來說句公道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