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二仙親近說話,說起此次下凡真是有驚有險,大悲大喜,雖是幾經波折,卻也收穫頗豐。
“越兒真是寬忍,今日那孽障口出狂言,竟讓殿下為了本座憑白受辱。”
今天那個妖奴罵的那些話,好些青華都聽不懂,可就是聽不懂他也知道那不是好話!越鳥好端端的孔雀明王不當,到了他這妙嚴宮卻屢受宮娥折辱,讓他如何不氣惱?再想那凌雲洞雖然簡薄,但卻諸事妥當,而這天庭至尊之地,如何暗藏齷齪?
越鳥乍聽得青華此言,竟不知其話中所指,想了想才明白他是指那仙娥撒潑叫罵,一時沒忍住噗嗤樂了——
“帝君怕是有所不知,小王憑我佛如來點撥,歷千世千情二劫,雖未得功成,但也頗有歷練。我母說我做足了’百世王后,百世乞兒’,雖然是玩笑之言,但也算的上有憑有據。莫說是那仙娥惱怒衝撞,便是她折磨凌辱,小王也未必就怕了。這世間等級有序不假,但是享得了榮,也還得受得住辱,否則也就算不上修為了。”
青華聽得此言,想起他二人一世鳳屠凰孽緣,彼時正是他為王,越鳥為後,可見越鳥此刻雖是不動聲色,卻是所言非虛。然而那百世乞兒,折磨凌辱之言,在他聽來,卻如刀劈斧砍,字字錐心。
越鳥見青華聞言動容,心中很是寬慰,帝君已經生出悲天憫人之心,實在是大大的善緣。可她想起青華一生孤苦,便心痛難當,由此及彼,她自然也不想讓青華傷情她兩歷千世劫的辛苦,於是便連忙岔開話題——
“小王今日見帝君捻珠唸經,想必是有心超度河中的冤魂,倒不知帝君唸的是什麼?”
“本座不通經書佛言,只是胡亂念念,殿下莫見怪。”
青華總不能說我成日看你念經,觀你嘴型學得幾句吧?讓越鳥聽了覺得這天庭盡是些痴男怨女,如何了得?
“帝君有心超度,不論經文何言,都是善言。只是一樣,這一切怪誰也絕怪不到帝君頭上,萬望帝君懂得開解,可千萬不能自苦。”
越鳥眼看青華帝君驚魂未定,每有仙娥添酒上菜就渾身一激靈,此事若不說開,日後便會成為青華的心結,若真如此,只怕他日後要落得寢食難安。
越鳥見此,便直言不諱,一針見血道:“依小王看,帝君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如今看著宮裡仙娥,怕她們各個拿了帝君的貼身物件,下界為妖。”
青華的確是害怕,只要有人靠近他就緊張,但此事真要說破,難免又會顯得他有些許自詡之心,叫他如何肯坦誠?
“帝君無需猜測揣度,帝君天姿卓絕風度翩翩,小王看這妙嚴宮各個仙娥都對帝君一往情深,恨不得能一朝得幸,即便不能與帝君為妻,只盼著還能暗地裡與帝君為妾。”
正所謂忠言逆耳,青華帝君萬年的修為,唯獨不識塵緣,越鳥如今還得好好勸說開解於他,否則只怕帝君此後難安。可青華聽得這妻妾寵幸之語,哪能不為自己分辯?
“這!殿下何出此言?本座何有此心?”
“帝君六意根絕,自然是無心貪戀,但這些個宮娥仙女,未必就有帝君通透。她們幾無道行,又無修為,見了英俊男子心生傾慕,便如渴而飲一般,分數當然。這情在心,莫說是帝君,便是天地君親師站在一起也管不得。但是既然她們在一宮侍奉,就需要恪守宮規,只要有規矩拘了身,帝君何懼她們心中所思所想?”
皇后王后之流,越鳥怕是做了沒有百世也有八十世,那時節她執掌一庭,無不妥妥當當,此刻與青華論一宮之事,豈不是信手拈來?
“那殿下快說說,究竟該如何拘身?”青華拽著越鳥的袖口連忙詢問,他是真害怕,眼看著往只怕是連杯子筷子都不敢露在人前了,他一向瀟灑不拘,如何能受得了這些?
“小王僭越,為帝君獻計,為宮人出得八誡,為帝君出得四詰,如此,可保帝君太平。”
八誡曰:不得偷盜夾帶;不得貪恩望寵;不得枉言誑語;不得隱瞞不報;不得惡言惡行;不得豆萁相戕;不得懶惰疏忽;不得私相授受。
四詰曰:戒以尊強壓;戒凌辱打罵;戒強施於人;戒賞罰不分。
帝君見了這八誡四詰,竟不顧儀容,一頭撞在了桌子上。越鳥不知內情,還以為青華是嫌煩,哪知道他這是悔不當初!他一向只顧甩手瀟灑,哪管得那些蠅營狗苟之事?眼看著仙娥作祟,仙女懷情。別個不說,凌霄殿上玉帝若問他貼身之物如何被偷了還茫然不知?他只能認罰,哪還有臉強辯?
看到越鳥的寶詰,青華這才幡然醒悟——無論是九重天還是輪迴裡,但凡他的內院之事,必得是越鳥這個被斷了仙緣的真主母來出謀劃策,否則恐怕難解。天庭有法度,即便他身居六御,也不得輕狂妄為,這萬年之間生出不知道多少事,原來解法全落在越鳥身上,這叫他如何不悔不恨?如何不怨不嘆?
“帝君若是抬舉,便遵小王一言。小王前世輪迴,便是百丈皇宮,三千宮女,照樣執掌,心有所思,才敢進言。否則只怕帝君要落得日日驚心,夜夜難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越鳥哪知道青華在想什麼,而青華有苦說不出,苦上加苦,只得悻悻地傳了八誡四詰給九靈,讓他通傳滿宮,叫眾人必定遵從。而後妙嚴宮再無妖奴惡僕,便全是因為重得主母掌宮之緣故。
“殿下一番奉承,竟說九重天無人不愛慕本座。豈不知殿下也身居九重天,難道殿下也是如此?”
青華只是想討些甜頭來,可越鳥卻絲毫不接他的茬——
“帝君如何拿我一介出家人取笑?若是如此,豈不是要連那滿天的仙獸一起算上?”
“越兒真是無情,情願與仙獸為伍,也不肯慰藉本座兩句。”青華嘟囔道。
“我一心為帝君,帝君如何不知?”越鳥一臉坦蕩。
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今夜青華想起他與越鳥的一世鳳屠凰孽緣,此夜發夢,夢中便重回了他在人間的七世之一。那一世他是南皋神洲蘭源國落難的太子公山,彼時王叔弒君篡權,公山一路避難,遇上了前代國師的門人,這才得救。公山的父王的確昏庸無道,但是這新國君也並非良人,數年前國師眼看天下就要大亂,才辭官卸甲。國師得遇公山,認為他有經世治國之才,於是便全力相幫,最後協群臣力保公山登基。
國師有二子一女,這女就是越鳥託生的燕雙。公山與燕雙一見鍾情,生死與共,夫妻二人千般浴血,萬種籌謀,最後公山終於登基,而燕雙則做了一國之母。自此夫妻倆相敬如賓,如同神仙眷侶,後得二子三女。
二人在此間主內主外,十年間天下太平,那時節前朝無事,後宮無非。偏得一日,燕雙暗訪民情,叫她遇到了一個瞎乞丐。燕雙原本只是要體恤關懷,卻突然驚覺那瞎乞丐竟然是她的三弟燕然——燕雙從來只知道自己的兩個弟兄皆是戰死沙場,可她彼時有孕在身未得親身相送,彼時起疑發問,燕然這才痛陳當年之事。
原來公山登基之後雖然對燕雙一往情深,但對助他登基的燕家卻心生忌憚,設計暗害。燕雙的長兄燕訣誤入圈套,身中四箭而死,燕然雖得逃脫,但是雙目被毀,淪為廢人。
燕雙聽得此言,肝膽俱裂,她帶著燕然進宮詰問公山,公山道燕家當年意欲謀反,若不暗害,明查之時,唯恐王后難保。
燕雙明白此間難兩全——當年若真是燕家包藏禍心,此後她便再無顏面君。可若是公山鳥盡弓藏,那她這些年就是以身侍賊。夾在兄弟和夫妻之間,燕雙既不能分辨當年事,又不忍心殺夫報仇。兩難之下,燕雙在公山面前拔劍自刎。燕雙死後,三年國喪,喪滿後公山病逝。
此夜此夢曰:十年恩愛雙飛燕,旦夕驚變鳳屠凰。
青華與越鳥仙緣已斷,天上地下,必定世世不得善終。但是青華元靈之過,那四箭二目,日後照樣得落在他東極青華大帝的身上。世間輪迴業果,本就如此,誰也跑不掉!
喜歡越鳥傳請大家收藏:()越鳥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