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人被說服了。
筆走龍蛇,很快就把文遠伯貪墨一案一五一十的寫在了奏摺裡。
不管皇上的心腹是怎麼稟告的。
他寫的是事實。
事實是不容爭辯的。
當時天晚了,奏摺沒有送進宮。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鄭大人才把奏摺帶進宮。
他還沒來得及把奏摺呈給皇上。
早朝上,皇上主動問他永州一案查的怎麼樣了。
鄭大人把奏摺呈給皇上過目。
皇上看過後,是雷霆震怒。
他把奏摺扔在地上,讓刑部依照律法處置文遠伯。
刑部尚書不在,刑部侍郎默默的把奏摺撿起來,等下朝後去帶人去文遠伯府抓人。
這事暫告一段落,有大臣稟告其他事。
小半個時辰過去後,朝政商議完,沒大臣說話了。
一般這時候,接下來便是宣佈散朝了。
突然——
一大臣站出來,對蘇錦是大家誇讚,誇的那是天上有地上無。
雖然蘇錦不在,但蘇錦是皇上的女兒,這馬屁拍的皇上龍顏大悅。
滿朝文武都納悶,怎麼突然這麼拍鎮北王世子妃的馬屁?
還有鎮北王世子妃不要皇上給她修建公主府,還捐了十萬兩銀票給朝廷?
如此闊氣,令人震驚。
但一想到美人閣的生意,就只剩下羨慕了。
而且是羨慕不來。
還有鎮北王世子妃的高超醫術,一盒藥膏一萬兩,那簡直就是在公然搶劫啊。
要命的是,你再不樂意,也得乖乖把銀票雙手奉上。
還得擔心人家收不收。
捐十萬兩對鎮北王世子妃來說只是小事一樁。
有這麼孝順的女兒,難怪皇上高興了。
有大臣開頭,皇上再順水推舟要賞賜蘇錦丹書鐵劵。
一石激起千層浪。
整個議政殿都沸騰了起來。
丹書鐵券可不是那些良田宅子、金銀珠寶,那是免死金牌。
一般是頒授給功臣、重臣的。
蘇錦雖然捐給朝廷十萬兩銀子,但皇上因此授予她一塊丹書鐵劵,實在難以服眾。
皇上坐在龍椅上,靜靜的聽那些大臣勸他打消這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