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昨兒上朝就安排的。
可一天過去,東鄉侯和飛虎軍愣是一點反應都沒有。
雖然昨晚上沒有再出事,但災民留在城裡始終是一大隱患。
東鄉侯如此把皇上的話當成耳旁風,崇國公帶頭彈劾東鄉侯。
東鄉侯趁機把爛攤子扔給崇國公,“我實在狠不下心,要不還是崇國公你來趕吧?”
崇國公能接嗎?
“皇上交給東鄉侯你的差事,你以為逃避就能躲掉,往後其他大臣有樣學樣,豈不亂套?”崇國公道。
“既然辦不到,昨兒又為什麼答應的那麼爽快?!”
崇國公話說的太快,捱了皇上一記瞪眼。
這話是他想罵的。
東鄉侯笑道,“既然知道差事是交給我辦的,辦不好,皇上自然會罰我。”
“我都不急,崇國公你急什麼?”
崇國公嗓子一噎,“能不急嗎,出事了就晚了!”
東鄉侯笑了一聲,“我還想問問,明知道皇上讓我把難民往城外趕,昨兒施粥的人是格外的多。”
難民之所以往京都湧,就是覺得在京都能有吃的,能活下去。
城外沒吃的,城內有人賑災。
那些難民還會出城嗎?
難道真的要出動飛虎軍真刀真槍的趕難民嗎?
要真這麼做了,飛虎軍的名聲將一敗塗地。
這麼愚蠢的事,東鄉侯可不會做。
東鄉侯只派了飛虎軍在各大街道巡夜,確保難民不會到處放火傷人。
但這還遠遠不夠。
只要還有人施粥,難民就不會願意出城。
城中繁華,城外空蕩蕩的,沒人願意待。
但東鄉侯不能強制要大家別施粥了。
有施粥的心懷不軌,但更有是出於心善。
他不能一悶棍都打死,這是斷難民的活路。
東鄉侯能做的只是讓飛虎軍把賑災人家都記下來。
讓大理寺做了錦旗,寫上:良善人家。
把錦旗送去的時候,順帶通知,讓他們去城外施粥。
不知道在城內施粥就算了,不知者不為罪。
可要在通知了的情況下,還這麼做,那東鄉侯就有理由懷疑他們是故意和朝廷作對。
誰敢明著和朝廷過不去?
這不都趕緊的熬了粥,蒸好饅頭推城外去。
香噴噴的饅頭,香飄四溢。
勾的那些難民跟著走。
有飛虎軍維持秩序,沒有出現騷亂的情況。
東鄉侯把引難民出城的計劃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