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是《鹿鼎記》中陳珂的際遇。
金康原著跟改編劇不同,另外改編劇又有很多種,主劇情差別應該很大。但楊丹所接收的劇情,只有陳珂眼裡的部分。這部分,倒看不出跟原著有什麼差別。
陳珂,是李自成和陳圓圓的女兒。九難誤以為陳珂是吳三桂和陳圓圓的女兒,搶了陳珂,收為徒弟,扶養長大,是為了讓其刺殺吳三桂。所以,九難只教了外功,沒教內功。
主角韋小寶代替康熙到少林寺出家。陳珂和王琪上少林,與韋小寶相遇。
之後,九難行刺康熙失敗,抓了韋小寶,到梅山祭奠的時候,陳珂再次出場。隨後,為尋找王琪,三人同行南下,遇鄭克爽,遇殺龜大會。
陳珂的主要戲份,就在這次南下之行。
其間,陳珂愛慕鄭克爽,鄭克爽被韋小寶整得像小丑,陳珂則是小丑的小丑。
再後,麗春院大被同眠,陳珂中彈。
最後,因鄭克爽心中有刺,葬送了愛情,陳珂在通吃島接受了韋小寶。
——
接收完劇情,楊丹感覺到慶幸:還好,原主陳珂沒有提出接受或拒絕韋小寶方面的要求。
放下手。旁邊一人問:“師姐好些了吧?”
楊丹一望,見一女子,年齡二十許,身著藍衫,目光殷殷。一搜記憶,知道這是王琪。
此時,陳珂不過十六歲。王琪稱陳珂為師姐,想來,應該是陳珂先拜入九難門下。
“沒事了,”楊丹站了起來,隨即又補充道,“剛才不知昨的,腦中一陣暈厥。”
王琪道:“要不要緊?萬一呆會兒在少林寺打起來了,你再突然來這麼一下,就完了!”
楊丹將鬢髮掖了一下:“我也說不準。也許呆會兒不會再暈了。”
“那,要不我們改天再來?”王琪打退堂鼓了。
楊丹肅然道:“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不用改天。”說完,楊丹舉步就走。
王琪跟上:“有把握麼?”心中還是沒底。
楊丹說:“呆會兒先不要動手,看我眼色行事。”
——
陳珂和王琪本來都是無勇無謀之人。楊丹現在的表現,相當於有謀,王琪會不會感到奇怪?
老實說,最初楊丹也有這個顧慮。
但楊丹想了,陳珂無勇,是因為九難誤以為是仇人之女,王琪無勇,又是因為什麼?
這個問題,一時之間,是沒有答案的。
再看:抹去王琪,對整體劇情幾乎沒有影響;對九難,同樣沒有影響。
於是,暫時可以得出王琪這個人物可以不存在的結論。
回過頭來又看,王琪存在的最大價值。
很顯然,是用來凸顯、烘托和解釋陳珂性格的。
陳珂最主要的性格是衝動,此處是中性詞;用貶義詞的話,就是刁蠻。
刁蠻的性格是九難教出來的嗎?
當然不能是。九難是前明公主,後來還落難了,不可能教出刁蠻性格的弟子。
這樣,就有了王琪。刁蠻,是小夥伴教的。
於是乎,連九難收王琪為徒,就有理由了:並不是為了給陳珂找小夥伴,而是無意中見到二人在一起玩耍,感覺到王琪有教壞陳珂的跡象,於是就收徒了。
只可惜,王琪還不夠壞,因而傳染之後的陳珂同樣不夠壞。性格刁蠻,只是一個重要的性格缺陷,尚不致死。
——
最後得出結論,王琪,就是為陳珂而生的。惡小姐出場,不是得有個惡丫環麼?
儘管王琪的身份不是丫環,但她所扮演的角色,實在跟陳珂的丫環差不多。
於是乎,無論陳珂怎麼不正常,在王琪眼裡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