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齋的調查資料很快就到了曉兒的案桌上。
書齋的老闆是定遠將軍夫人的遠房親戚,因為這樣的關係,定遠將軍府會經常將族學的一些資料放到書齋裡,透過書齋找書生代抄。
因為這個時代沒有影印機,抄書也算是一個收入比較高的活計,當然這是對於百無一用,扁不能挑,手不能抬的窮苦書生來說的。
楊勇的字寫得好,畫功也好,定遠將軍家的相關書籍資料都是指定給楊勇抄的。
楊勇就是靠白天在花容月貌做工,晚上抄書賺銀子來養活自己和奶奶的。
一切都合情合理。
……
曉兒放下資料,楊勇,姓楊,西月國,楊勇和楊貴妃會不會有何關係?
或者他與那個老奶奶相依為命的關係是假的?這種關係只是一個掩人耳目的幌子?
楊勇和他奶奶是前幾年災年時開始四處逃難,前段時間才輾轉來到帝都落腳,這時間又剛好是太后帶著大皇子回京後不久。
得換個角度去查一查,曉兒將這事對楊柳說了,楊柳點頭應下,便出去找趙勇安排了。
桌上還放著一張帖子,曉兒開啟一看,原來是李芸寧邀請她十月初一那天去丞相府中參加賞菊宴。
國難當前,這時候辦什麼賞菊宴,剛出月子不久就鬧么蛾子,真是不甘寂寞,不去!
曉兒將貼子遞給楊梅:“扔了。”
她有這空閒時間去參加那什麼撈子的菊花宴,她不如躲進空間種田。
上官玄逸離開兩天後,執信學院終於開課了。
女學每門課都只有一個班,而且只有二十人。
男學則有些課有三個班,有些課程兩個班,每個班都有三十人以上。
人數很少,許多百姓都是在觀望,不過這也是在曉兒意料之中的。
女學的第一堂課是農課,是曉兒上的。
傅然慧(女紅夫子),阮衛珍(藥理夫子),古琦琪(文課夫子),狄君雅(廚藝夫子),沈韻兒(算術夫子)她們從來沒有當過夫子,所以均來課室後面聽課了。
不然她們覺得輪到她們上課時,她們不知道怎樣上。
曉兒站在講臺上,先自我介紹了一下,然後又讓每一個學生進行自我介紹。
例如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家住哪裡。
剛開始是沒有一個女孩願意開口的,後來還是過來湊熱鬧的小希兒主動站了起來,自我介紹了一番。
其它女孩見比自己小這麼多的小女孩都敢開口,她們都紛紛開口了。
然後曉兒發現,好幾個人的名字都是大丫,二丫,三丫之類的,還有帶娣,來娣,招娣……
“鑑於有部分同學重名,老師給你們起個字好嗎?以後你們在學院裡便以字稱呼彼此好嗎?”
大家都點了點頭。
於是曉兒給每個人都起了一個字後,每個女孩都因為自己有了另一個好聽的名字欣喜不已。
曉兒又問她們:“你們的家中都有種哪些莊稼?”
小麥,玉米,紅薯,棉花,芝麻,青菜……
每個小孩都舉出了許多農作物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