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
出生於嘉慶16年十一月十一日即公元1811年11月26日,其卒於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即公元1872年3月12日,享年61歲。
其一生經歷清朝四個朝代,從清朝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四代三朝重臣,謂華夏近代歷史上罕有傑出政治人物的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等,更是清朝重兵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曾國藩傑出的功高偉績,以及其雄韜偉略治軍策略、高瞻遠矚之獨特眼光,德、才、智、儒並用的哲學、文學功底,使其成為近代歷史上響名於中外的重要風雲人物,直至影響至今也受人追捧狂熱。
當代歷史偉人死對頭太平天國石達開、左宗棠、李鴻章、毛澤東,蔣介石、梁啟超、譚嗣同等歷史人物,以及近代亞洲首富香港李嘉誠先生都是其精神理念追求的崇拜者,可見曾公思想理念、睿智慧心,以及其雄奇瑰偉、鏗鏘有力、包藏萬有的文學功底,讓其才大而謙、氣宏而凝,以執兩之道,貫經世之學,得以千古聞名,實謂國人精神之典範也。
曾家老宅叫白玉堂,據說白玉堂歷經三次改造,原先白玉堂不叫白玉堂,初建時叫白楊坪,第一改造曾國藩父親曾麟書在1848年改建,並更名為“白玉堂”。
白玉堂名字的由來,一表示白玉無瑕,代表為人潔淨清廉之意,二表示黃金謂君之門,白玉謂君之堂,寓意富貴之宅也。
二次改造為咸豐5年(公元1855年)才整體完善至此,當然現在政府對文物建築保護重視,大大小小也有一定的保護性改造,但都不失原本面貌,只作保護性修復,不影響大體。
眾人一路向前,朝著內院走去。
今天大家要去的就是曾家輕易不朝外人開放的內院。
根據付林所言,曾家後人今天並不會出現,尋找曾家傳承的事情,全權委託給玄學會。
也就是今天的這一群人。
“來吧!老夥計們開始幹活吧!”開啟內院的大門,這是一處古香古色的宅子,而其中的一個老者就直接開口說道起來。
“今天的委託,諸位各憑本事了,有能者得之,如果是平常東西,我也就謙讓給各位老哥哥了,不過今天,就不要怪罪我不客氣了。”
“呵呵,小六子,就你這修為,你還想破開曾家傳承?估計你找都找不到。”
“……”
眾人頓時開口嘮叨起來。
同時,每個人手中也沒有慢下來,掏傢伙的掏傢伙。
堪輿的開始堪輿。
念力湧動,神識釋放。
根本不需要提醒,都在第一時間開始忙活起來。
就連付林也沒說什麼廢話,直接開始從懷中掏出一個羅盤出來,開始測量這內院的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