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豈不是車裡每個人,都有嫌疑?”
唐小念問,恍悟卻也奇怪,“畢竟,只是受傷,最終,沒有人身亡,不管是逃離的,開車的,還是衝上前來惹火搶方向盤的……最終,都離開了,卻把這件事,鬧的挺大,那麼……這是目的失敗,還是惡作劇呢?”
“都有可能,或,都無可能。”
專家簡言,“車禍之後,再無後續,可能如你所說,也可能……設計人的目的,已經達到。”
唐小念默,心中也知,一切的細節,還需要再查,才能排除!
卻很激動,也感謝這麼短時間,陸衍能給這麼多思路,便對他道,“我會把這些,都告訴三隊的,有了這些推測,至少,查起來,才有目標!而且,我覺得,如果不是意外,那麼,對那位從最後一排突然衝上來,爭搶方向盤引起車禍的肇事者,是不是……可以先提前,預想……他可能,有兩種身份?”
“談談。”
陸衍命。
似受鼓勵,在他的眼神下便,唐小念道,“知情者,是參與者,或者,無辜者,受害者。”
不然,幹嘛那麼積極搶方向盤?
要不是為了逃,要不,就是為了加重車禍!
“哪種可能性,你覺得更貼合?”陸衍詢。
唐小念想了想,“就現在瞭解的情況,和口供來看的話,我更偏向於……是前者。”
“原因?”
“雖說,肇事者阻止停車的行為,看起來更像是受害者!”
唐小念回,“不過,如果是受害者的話,又怎麼會那麼容易,精準的知道這橋,過了就有危險呢?”
她聳肩,“試想,如果我們假定的,是有人策劃車禍沒錯!那麼,他又怎麼會讓一個局內人,提前知曉,還放在車上,對他進行干擾呢?除非目的,真的是惡作劇……但這樣在橋上暗塗大量化學物,導致路面質變,滑度增加的大手筆,我把惡作劇的可能,排在最後一位,所以,我想,那個阻攔的人,應該是知情者,或者參與者!不然,幹嘛在千鈞一髮,才採用極端手法阻止,提前,不讓上橋,不就行了嗎?或者,橋上的化學物質,是一個車禍的外因,他們策劃者,還需要一個幫助實施的內因啟動者,這個內因,就是方向盤的不穩和亂向更改!這也能解釋,為什麼,那肇事者,一出現,就離開了,連治療都沒有,就匆匆而逃……十分慌張!”
她落聲,他便瞧她。
雖眸中仍是讚賞,卻還是搖首,低問,“如果,他並非是一開始知曉呢?”
唐小念微頓。
“或者,他兩者都是呢?”陸衍提。
唐小念睜眸……為他這假象和設定,感覺有點矛盾而又不可思議!
可是仔細想想……也不能完全排除,因為,只是猜測,事實……一切皆有可能!很多事,都是細節找真相,論成敗!
“人都有固有思維,來習慣判斷,如黑與白,對與錯,總易第一意識,劃出明顯界限,來判斷所謂事實發生的原因與邏輯。”
陸衍言,搖首,“不是每一個人的思維都統一,許多罪犯的思維,更不能用常人例論來區分。所以,固有思維太多,反而對線索的細節發散有所限制,不夠全面,你資質不錯,但是這一點,需要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