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進去,開啟沙盤遊戲。”
“然後呢?”唐小念問。
“出來。”陸衍回。
“出來?”她表示疑惑,“什麼都不做?”
“對,什麼都不做。”
陸衍頷首,一臉平靜。
唐小念只好隨言,開啟門,進去了——
兩個孩子,應該是比較適應這裡的治療場所了,畢竟不是第一次來,但是,聽到門聲,看到唐小念走近,還都雙雙瑟縮了一下!
兩雙小手,快速的牽了一起,緊張的看向門,也看向她——
猛的對視,唐小念都要懷疑,自己不是大壞蛋,就是逼給他們打針吃藥的大惡魔了!
問題是,她也兩手空空,沒拿打針工具啊!
但也依陸衍吩咐,走了進去,不和兩個孩子交談,對視,甚至打招呼都沒有,直接走到沙盤遊戲旁,把它們開啟,拿了一些配套的工具和模型出來,擺在桌上,就一臉平靜,走了出去!
兩個孩子的目光,始終追隨她,緊握小手,一動不動。
直到她走出,才似鬆口氣,互相對視,鬆開了雙手。
“他們……應該還是很警戒,害怕我這位陌生人……即使是護士!”
唐小念看見了,走出,關好門,就回頭,對窗邊的陸衍道,“待會兒……和他們溝通綁架案件,我真的能順利進行嗎?”
她有些擔心。
“不急。”
陸衍卻言,看了時間,等了幾分鐘,便道,“再進幾次,還像剛才一樣,選件事做,不必交流,反覆過後,再做溝通,但是,不要過於突兀、頻繁,也不要引起懷疑、反感。”
唐小念不解。
便聽他解釋,“約在這裡,是因,這是他們已熟悉的環境,在他們的概念裡,是可以進行情緒舒緩和放鬆的空間,但是,第一次進入,卻造成了他們緊張,說明,你被排除於熟識的環境之外,人都有焦慮和緊張情緒,孩子也一樣,但這種面對突發事件,陌生事物,才產生焦慮情緒,稱為狀態焦慮,相對來說,有時間性,短暫性的特點,隨著適應,會慢慢消失。你若突然進入,直接冒然來到他們身邊,令他們產生心理戒備,而進行溝通,不但無法獲信任,反而,還會在焦慮的情況,產生反作用抗拒,所以,首先,是讓他們適應,而將你,融於熟悉的環境,才能進行下一步。”
陸衍的解釋,向來照顧她,解釋的通俗易懂。
唐小念聽言就明,等待片刻,便照他安排,去做了。
來回,進出了幾次,都像什麼都發生似的,不溝通,不語,做著尋常護士,整理的動,做完,就走出,在門前等。
起初兩次,還未改變。
但中間,明顯兩個孩子的眼神,已有幾分習慣,也放鬆了幾分警惕,小手,並不握那麼緊了。
最後一次,他們已經好像對她進入,都不敢什麼興趣了,靠在背上,低頭,竟然開始拿旁邊的繪畫書看了。
唐小念走出,便詢,“可以了嗎?現在,我能進去,進行下一步了?”
“再等等。”陸衍言。
她當然不知等什麼。
只是看他始終觀察孩子……
一分鐘,兩分鐘……方才,她是平均十分鐘左右,進去一次的,這一次,等的有點久。
大約……有十五分鐘!
小的孩子,六歲的弟弟,突然抬頭,對哥哥說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