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輔是楊侑的字。”
戴至德輕聲說道。
楊侑作為楊廣疼愛看重的孫兒,留在長安鎮守一方,雙方書信往來必然不斷。
“為何把書信埋於此?”
明靜有些納悶。
賈平安往下看去。
——天下兵戈四起,朕常思過往,知曉操切之過,但事已如此,如覆水難收。
戴至德說道:“大業十三年,楊廣氣數已盡。”
帝王捲縮在江都苟延殘喘,知曉自己來日無多了。
張文瑾說道:“沒想到楊廣一生執拗,卻在這個時候幡然醒悟,他若是……”
他若是能早些發現自己的錯誤,何至於大隋二世而亡?
但也沒大唐什麼事了!
“只需想想就知曉他的絕望。”明靜畢竟是女人,有些所多愁善感。
——李氏起兵,此乃關隴諸人另選之人。關隴勢大,傾力之下,朕亦難以力挽危局……
李淵這位表兄弟起兵,想來楊廣是惶然的吧。李氏起兵就代表著關隴徹底站隊了,代表著他們徹底的捨棄了楊廣。
——李密猖獗,賊軍往洛陽而行。李氏一路攻伐,往大興而行……
一段話中,已然把關中的危機展露無疑。
“可嘆!”戴至德沉聲道:“此刻楊氏已然再無回天之力。”
——鷹衛乃朕之死士,三百鷹衛足以護著你到江都。
三百鷹衛?
戴至德看了賈平安一眼。
——宮中多金銀,你可令人裝箱掩埋。
——李淵並無大義,如此他必然用你來為傀儡,行曹操故事。隨後觀望天下大勢,待機而動。
楊廣!
這位帝王把自己那位表兄的心思猜透了,但卻無力迴天。
李淵進長安,旋即就讓楊侑登基,稱楊廣為太上皇。這個舉動和曹操當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異曲同工。
——不可令人知曉行蹤,身邊之人,盡數斬殺!
一股子殺氣透紙而來。
這便是帝王!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一切真相大白。
賈平安抬頭,“三百鷹衛帶著煬帝的書信來到了長安,楊侑收集宮中金銀,令侍衛掩埋於此。隨後三百鷹衛射殺侍衛,埋於藏寶之上,如此就算是有人挖開了此處,看到的皆是屍骸。”
“好狠的手段!”
有人嘀咕。
——阿翁在江都翹首以盼。
最後一句話熱情洋溢,把一個祖父對孫兒的期待表達的淋漓盡致。
“彼時楊廣差不多五十了。”張文瑾有些唏噓,“可身邊並無可託以大事的兒孫,想來也是殷切希望楊侑能儘快趕到江都,如此楊廣方能重振精神,再度發力。”
五十歲的楊廣不想努力了,而唯一能讓他重振勇氣的便是楊侑這個孫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