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好了。
隨即有傳言,說李勣的病是賈平安治好的。
賈平安竟然是名醫?
去求醫!
可看看賈平安身邊的哼哈二將,還未近身就被驅離了。
有人曲線救國去找到了孫思邈。
“確是小賈所為。”孫先生很實誠。
完蛋了。
賈平安才將到兵部就被團團圍住。
“賈郡公,為老夫看看吧。”
“老夫命不久矣,賈郡公若是不肯出手,老夫就一頭撞死在兵部!”
任雅相黑著臉,“趕走!”
隨即官吏一起出手,把這群人轟了出去。
至於那位說要撞死在兵部的官員,第一個就跑了。
“我真不會醫術。”
你裝!
你繼續裝!
任雅相和吳奎就是這個表情。
“真不會。”
總不能說李勣是自己嚇唬自己嚇出來的毛病吧?
為了老李的一世英名,賈平安只能默默嚥下了裝比犯的惡名。
回到家中,正好遇到了王勃和狄仁傑辯駁。
三個孩子在邊上觀戰,大概是覺得無趣,兜兜把阿福喚來玩耍;老大堅持著,招弟顯得興趣更濃。
“……子曰……”
“非也!”
賈平安聽了一耳朵之乎者也,“沒事爭論這個有毛病!”
王勃習慣性的反駁,“儒學中不只是教授做人的道理,包含永珍……治國,牧民,無所不包。”
“但什麼都做不好。”
賈平安許久未曾關注這個裝比少年了,今日沒事,就坐下來給他上一課。
“你要知曉儒學中所有的理念都是理想化的狀態,也就是說……那些說法都是往高大上、真善美的方向去走,可對?”
王勃點頭,自得的道:“自然如此。”
“可高大上和真善美大多都是虛無縹緲的,我說過人性本惡,你一直去給人灌輸這等做不到的理念,你覺得他們會如何?”
賈平安微笑道:“什麼都要真善美,都要高大上,人人都做君子。可世間並無君子,於是讀儒學的過程便是一個給自己打造面具的過程。初出茅廬時演技不佳,就是裝不好,於是時常本性畢露。漸漸的在官場上,在日常中演繹君子這個角色,漸漸的得心應手……”
“那些演繹不好君子的儒者混的最差,而那些把君子演繹的淋漓盡致的,把君子這個面具打造的完美無缺的儒者大多都飛昇了。”
“沒必要拿著儒學不放,想想漢元帝還是太子時,被儒者薰陶什麼仁政,於是便去求漢宣帝……讓他少用法家之術,要仁慈……結果是什麼?”
“結果不論,那麼漢元帝可是君子?按照儒學的說法,漢元帝為了仁政去觸怒了父親漢宣帝,這不是君子是什麼?可漢元帝何許人?柔弱,毫無主見……這樣的一個人是君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