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敗了。”
羅德和將領們在商議如何鎮壓剛發生的一次叛亂,信使來了。
“敗了?”
羅德陡然興奮了起來。
信使說道:“祿東贊集結了三十萬大軍直撲疏勒城,數日不能下,隨即唐軍大軍來了……”
“等等!”
羅德舉手止住了信使的話,皺眉道:“疏勒城距離隴右道和長安無比遙遠,唐軍大軍如何能在數日趕到?不對,他們這是……”
一個將領說道:“唐軍難道正好準備進攻吐蕃?可若是要進攻吐蕃他們也不會走這邊吧?難道……”
“他們莫非是想進攻我們?”
羅德說道:“不一定,不過兩邊撞上了也是好事。”
有人說道:“莫非他們知曉了吐蕃人的出擊?”
羅德點頭,“有可能。”
他對信使點點頭。
信使繼續說道:“唐軍十餘萬,雙方在疏勒城附近交戰,吐蕃大敗,說是祿東贊僅僅帶著數百騎遁逃……”
“三十萬……”
羅德沉默良久,“祿東贊是個巨大的威脅,他此次就算是回去也是喪家之犬,吐蕃……不足為慮了。但有此後大唐如何?”
他抬頭,“大唐從此再無對手……這個帝王啊!”
羅德的眸中多了凝重之色,“最近一兩年我收集了許多訊息,這位帝王登基時身邊全是權臣,本以為這又是一個吐蕃權臣和贊普的故事,沒想到這位帝王卻逆襲了權臣,隨後四處征戰,掃清了大唐所有的威脅,這是個雄心勃勃的帝王,我想我們有麻煩了。”
一個將領問道:“羅德你說的麻煩可是大唐會盯住我們?”
羅德點頭,“大唐再無對手,龐大的軍隊去向何處?我問過了,大唐的另一面全是大海,他們唯一能走的就是西邊,也就是我們這邊。”
“羅德,上次我們的使者去了大唐,那位趙國公說大唐和大食之間應當有緩衝,而波斯就是大唐確定為兩國緩衝之地,暗示咱們該退出波斯。”
一個將領憤憤不平的道:“此人跋扈,若是在戰場上相遇,我會告訴他何為大食勇士。”
羅德看著他,目光冷冰冰的。
信使說道:“此戰大唐領軍的是太子,那位趙國公是副帥。但太子年少,我們估計指揮的便是這位趙國公。”
將領愕然。
羅德淡淡的道:“此人不是你所能輕視的。他能擊敗祿東贊,擊敗你輕而易舉。”
將領低頭請罪。
羅德說道:“派信使回去,告訴他們,大唐這位巨人衝著西方睜開了眼睛,我們該如何抉擇?是退卻……他們定然會要求我們退出波斯,那位所謂的波斯都督卑路斯據聞正在去長安求援的路上,這是給大唐的最好藉口……所以,問他們,大食是該退卻還是前進!”
他看著東方,眼中彷彿有火焰在燃燒。
“我希望能與他一戰!”
……
初夏的長安有些熱,但秦沙的心卻冷如寒冰。
“大郎,要好好活著。”
張氏握著他的手,眼中無數眷戀。
“是。”
秦沙強忍淚水。
去歲醫官說過張氏的病情若是能熬過冬季,那麼還有半年的時光。
如今半載未至,張氏的生命卻已經走到了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