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的無數戰例中,使者是一個不可忽略的角色。
兩軍對壘,殺的昏天黑地的,但屍骸堆積太多,天氣熱容易導致腐爛,引發疫病,於是派使者去說說,兩邊休戰,把屍骸清理了再戰。
或是一方優勢,得意洋洋的派出使者去勸降:此刻歸降尚不失封爵,若是牙崩半個不字,管殺不管埋,順帶全家殺光。
使者的風險極高,在雙方殺紅了眼的情況下,一方絕望引發了獸性,輕則把使者的耳朵割了,重責一刀梟首,把頭顱掛在城頭,以示抵抗到底的決心。
洪夏是武勳之後,自然知曉這些前輩的慘痛教訓。
他想拒絕,可賈平安的微笑面孔下,卻是冷冰冰的殺機。
包東站在賈平安的身後,手握刀柄。
斬殺他自然是不能的,但這是一個姿態:你最好聽從大統領的話,否則回頭皇帝能弄死你。
劈腿一次,終身‘受益’。
這是民間的說法,而在帝王那邊就成了: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老夫難道只能去送死嗎?
好像只能如此啊!
洪夏強笑道:“老夫去試試。”
“長陵候威武。”
賈平安輕飄飄的鼓鼓掌。
洪夏一步步的走了過去。
那些被蠱惑的將士先是一怔,接著有人喊道:“殺了這個奸賊!”
洪夏身體打顫,但知曉此刻自己有進無退……他再近前幾步,說道:“毛起為某些人效力,在左屯衛引入奸賊……”
這個蠢貨!
這時候說什麼引入奸賊?
這時候該說只除首惡,餘者不糾,那些將士的情緒自然就漸漸平息了。
不過讓洪夏出頭並非是賈平安的意思,而是……
“看好他,最好是殉職。”
沈丘的聲音宛如毒蛇。
李治終究容不下洪夏,於是想趁著這個機會讓他‘殉職’,如此他的眼光便能讓人讚美:看看皇帝看重的洪夏,果然是個忠心耿耿的臣子。
可……
這不是睚眥必報嗎?
賈平安覺得這樣的皇帝更真實。
洪夏的身體在顫抖。
“殺了這個小人!”
“砍死他!”
他們應當不敢吧?
洪夏覺得自己最多被威脅。
但……
一個軍士雙眼發紅的衝上來。
老夫休矣!
跑!
他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