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本覺得許敬宗的建言有些荒謬,對新羅過於苛刻了些,但此刻見到使者這番模樣,心中不禁想到了賈平安的話。
——新羅便是牆頭草,哪邊風大就往哪邊倒。若是大唐衰微,第一個跳出來動手的便是新羅。
從雙方的立場來說,長孫無忌希望賈平安橫屍街頭,但卻對這番話琢磨了許久,最終覺得頗有道理。
他冷笑道:“新羅小國,既然如此,便本分些,若是新羅安分守己,百濟那邊自然不會生事。”
賈平安的判斷是新羅不安分,所以引得百濟只能強硬。
這話他半信半疑,此刻便盯住了新羅使者。
新羅使者本身便是權貴,而且是金春秋心腹中的心腹,此次出來得了全權授權。他見長孫無忌竟然這般說,不禁身體一震,擔心大唐已經瞭解了金春秋的想法。
“新羅並無此心。”
若是新羅無此心,使者必然會悲憤萬分,而不是蒼白無力的辯解。
長孫無忌坐下,看了許敬宗一眼。
——下面的事兒就交給你了。
許敬宗大樂,“五成不能少,否則金春秋攻打百濟引發混亂,大唐該如何?陛下,吐蕃威脅頗大,大唐在隴西駐軍無數,每年需無數糧草。還有突厥降而復叛,反覆無常,更是讓大唐無暇分身。
既然新羅無心,那臣以為,便讓他們自行廝殺吧,就算是新羅滅了,百濟和倭國也會忌憚高麗,如此,遼東與大唐有何關係?坐視罷了。”
咦!
是啊!
這個想法極妙。
新羅就算是滅了,百濟卻會趁勢崛起。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如此,百濟野心勃勃盯著高麗,兩國自然會對峙。隨即倭人加入進來,高麗人一邊防著大唐,不敢大肆對百濟和倭國用兵,一邊還得承受壓力……
李治甚至覺得如此局面比現在的還好。
妙啊!
李治面色微動,使者暗中叫苦,趕緊跪下,“陛下,新羅願勉力為之。”
長孫無忌心中大喜。
李治也是如此。
宰相們的眼中都多了喜色。
前隋征伐高麗時,最大的問題就是糧草。為了糧草,楊廣把國中弄的雞犬不寧,最後沸反盈天,身死國滅。
先帝征伐高麗依舊是困於糧草,為此還動怒殺人。可糧草依舊是征伐高麗的最大問題。
若是新羅願意承擔五成糧草……
你要說那是救援新羅,不是征伐高麗。可一旦大唐軍隊踏上了那塊土地,唇亡齒寒之下,高麗遲早都會出手。
所以,此言一出,君臣心中只覺得一塊大石頭落地。
異日浮海而去,大軍的糧草算是有著落了。
李治隨口撫慰了使者,但最後卻問道:“此事可能確定?”
使者心中沮喪,“外臣來時,金特進全權授命。”
既然是全權代表,那便沒有問題。
晚些使者離去。
李勣才說道:“陛下,此事一成,大唐征伐遼東便多了三成把握,大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