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敦禮出身於博陵崔氏,而博陵崔氏堪稱是當今最頂級的世家門閥。
他對外交頗為感興趣,多次出使諸國,深諳各國的情況。
他見過許多場面,可今日他依舊被驚住了。
按照他的安排,餘坤會堅定的反駁李勣的看法,隨後營造出兵部對尚書高官官的不信任。
如此,他便算是繳納了見面禮,也給自己豎立了威信,堪稱是一舉兩得。
可餘坤一開口卻贊同了李勣的意見。
這是什麼情況?
餘坤為何反口?
崔敦禮隨即穩住了情緒。
他看了餘坤一眼。
李勣神色平靜,但右手卻握緊,緩緩張開。
餘坤為何為老夫說話?
難道是先抑後揚?
或是還有別的圖謀。
李勣不動聲色。
崔敦禮那一眼看得餘坤心中發顫。
但他知曉自己再無退路。
違背了崔敦禮的安排他還有活路,可若是違背了賈平安的佈置,回過頭他將會成敗名列。
這是個講禮義廉恥的時代。
當然,喜歡扒灰的皇室和關隴門閥不在其中。
但輿論的主流依舊是禮義廉恥。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一旦爆出他的醜事,丟官去職是必然的,而後他一家子將抬不起頭來,他的兒孫將會被唾棄,以後再無前途。
我不該被慾望左右!
餘坤暗歎一聲,繼續說道:“各處的圖冊每三年一造,可卻多有錯謬。鴻臚寺詢問番人也敷衍了事,多有不實。如此,兵部派人四處核查很有必要。”
他抬頭,崔敦禮的眼神和煦。
沒救了!
餘坤深吸一口氣,“臣以為,英國公所言甚是。”
啪!
殿內在餘坤說完後鴉雀無聲,但人人都彷彿聽到了抽耳光的聲音。
褚遂良看了崔敦禮一眼,眼神中帶著不屑。
崔敦禮嚴格來說不算是他們圈子的人,屬於合作關係。但崔敦禮卻以出身為榮,看不起有胡人血脈的關隴門閥,所以平日裡的姿態頗高。
此刻崔敦禮被兵部抽了一下,褚遂良竟然生出了些幸災樂禍之情。
長孫無忌掃了他們一眼,知曉這裡面有些別的變動。
李治也頗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