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為權臣以來,泉蓋蘇文行事的風格就一以貫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多年的權臣生涯,讓他早就習慣了頤指氣使。
他舉辦的酒宴,有人敢摔杯子……
泉蓋蘇文的眼中多了殺機。
倭國使者把酒杯一砸,旋即就後悔了。
“外臣衝動了。”倭國使者指著賈平安道:“大莫離支,唐使數次羞辱外臣……”
泉蓋蘇文看到了賈平安的舉動,但他不想幹涉。
賈平安笑道:“某隻是覺著百濟使者可親罷了,何來的羞辱?”
他在試探泉蓋蘇文對倭國的態度。
出使一國,許多事兒雙方並不會擺在明面上來談,需要使者自行去判斷。
賈平安刺激了倭國使者一下,果然,使者暴起,這說明倭國國中對大唐並無敬畏,甚至把大唐當做是了對手。
這讓他想到了巨勢德多的那個建言。
果然,倭人就是倭人,最喜歡的就是冒險。
倭國使者大怒,“今日你數次舉杯,卻未曾向某敬酒,這不是羞辱是什麼?”
賈平安微微一笑,“大唐有朋友。高麗是大唐的朋友,某當與大莫離支舉杯暢飲。”
他看了百濟使者一眼,“百濟使者可親,某與他飲酒心情愉悅,至於你……倭人狡詐狠毒,也配與某一起飲酒?”
轟!
現場騷動了!
在外交場合這般呵斥一國使者,這幾乎就是宣戰書。
賈平安斜睨著倭國使者,心中卻在盤算著。
倭國究竟能下多大的決心?
歷史上倭國在後期捲入了半島局勢,那麼若是大唐改變了策略呢?
比如說大唐坐視百濟和新羅廝殺……
若是倭國要在早期就捲入高麗這一邊,和大唐為敵,那麼當大唐準備攻伐高麗時,就要多準備一個對手。
這是戰略判斷。
此刻賈平安不斷刺激倭國使者,就是為了拿到這個判斷。
來!
動手啊!
倭國使者猛地起身。
衛無雙躍躍欲試。
李敬業在笑。
但倭國使者旋即坐下,說道:“我不與小人一般見識。”
這便偃旗息鼓了?
泉蓋蘇文覺得自己看了一齣戲,他舉杯道;“今日三國使者聚會,當有詩賦助興。若是好……來人!”
他拍拍手。
外面內侍進來了,身後是一個女子。
女子身材嬌小,卻豐腴。
女子走到了三國使者的中間過道。
泉蓋蘇文說道:“前幾日我令人用戰馬拖死了一人,此女便是他的女兒,若是誰的詩賦好,她便是誰的了。抬起頭來。”
女子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