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何法子?”
心腹說道:“皇后進宮多年無子,這便是沒有緣分,既然如此……某聽聞陳王生母卑微,可卻得陛下看重,封為雍州牧。陳王若是想謀求太子之位,生母卑微便是一個大壞處,若是皇后此刻……”
“若是皇后出手收攏了陳王,他自然歡喜,他的母親也會歡喜,如此,皇后有了倚仗,陳王也有了倚仗,妙啊!”
柳奭覺得這是三贏的局面,不禁大喜,當夜喝的酩酊大醉。
第二日他便讓妻子進宮。
“陳王?”
王皇后只覺得一道閃電擊中了自己。
“陳王的生母劉氏卑微,我若是說了要收陳王為假子,她豈敢說不?”
王皇后大喜,“還是舅舅為我思慮周全,好!”
回過頭她就讓人把陳王李忠叫了來。
九歲的李忠看著和小大人一般,規規矩矩的行禮。
“好孩子,過來我好生看看。”王皇后的眼中多了慈愛之色。
李忠緩緩過去,有些怯意。
“是個好孩子。”
王皇后隨後就去求見了李治。
“陳王?”李忠不置可否的道,“朕好生想想。”
……
“見過武陽伯。”
算學內部士氣高漲,賈平安一來就受到了近乎於追星般的歡迎。
一堂課下來,學生們受益匪淺,有人追著賈平安問道:“武陽伯,你先前說稅法等同於國法,甚至是高於國法,為何?”
賈平安止步,身後一群學生圍過來。
看著這些好學的學生,賈平安倍感欣慰,“不論是秦漢還是大唐,一國之基為何?”
“武力!”
這個答案靠譜,但賈平安只是微笑。
“文化。”
這個也靠譜,賈平安覺得自己教出的學生果然不凡。
但……
“一國之基在於稅!”賈平安看過史書,一國崩潰,無不是從財政崩潰之始,“國要養軍隊,要養官吏,開戰要給錢糧,遇到天災人禍要賑災……軍隊固然好,可若是財政崩潰,軍隊也會崩潰……”
前漢倒在了天災上,但根源是沒錢糧。
大唐後續實際上也是倒在了錢糧上。
大宋好一些,但財政依舊在崩潰邊緣。
大明就更不消說了,連軍餉都給不起,四處受災也無錢糧賙濟,最終民變四起。
可沒錢沒糧的根源是什麼?
“稅若是收不上來,若是有人避稅,錢糧就會短缺,當這股子風潮一起,前漢你等可還記得?”
“記得!”
“前漢黃巾之變為何?便是因為無錢糧,於是天災之下百姓嗷嗷待哺,最後揭竿而起。”這便是一個死迴圈,可前漢果真沒錢?有,錢糧都在那些人的手中。可那些人卻不會出分毫去賑災……”
有人明白了賈平安的意思,說道:“武陽侯,若是稅收的越來越少,遇到天災大唐將會束手無策。朝中用錢也將捉襟見肘,如此……國將不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