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昌頓時怒了:“你!”
徐策握了握腰間的肅王劍:“本王怎麼了,沈尚書?”
沈建昌頓時沒了脾氣。
這個莽夫,有本事不要拿劍!
趙家父子三人看到這一幕,直呼痛快!
他們已經有很久沒有看到沈建昌這麼吃癟了。
徐策不再理會沈建昌,看向群臣說道:
“京兆尹府和禁軍統領乃京城極為重要的職務,所以才需要身負大才之人來擔任。”
“於利和陶玉二人,本王說句難聽的話,那就是兩個廢物!”
“本王翻閱過玉京府的文書,冤假錯案數不勝數。也看過禁軍的詳細情況,五萬禁軍缺額一萬三千人!這些人的軍餉全部被於利收入囊中!”
“也就是這兩人迷途知返,知道多行不義必自斃,提出了辭呈,以死謝罪!”
“這兩人也就臨死之前還算做了件人事,知道趙家兄弟二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舉薦了他們。”
沈建昌指著徐策怒吼道:“你放屁!明明是你把他們約到鼎食齋威脅了他們!”
徐策眼神冰冷:“你要是再敢用手指著本王,信不信本王一劍斬了它!”
沈建昌連忙收手,目光掃過落在兩個吏部侍郎中的其中一個。
那吏部侍郎見狀,眼裡閃過一抹苦澀,艱難的走了出去:
“啟稟陛下,臣這裡有一位賢良之士或許比趙知命更適合京兆尹府一職。”
徐溫書眼中閃過一抹不悅,但還是沉住氣的問道:“哦,原來是吏部左侍郎,吳愛卿。”
“吳愛卿,你要舉薦哪位良才啊?”
吏部侍郎吳天明朗聲道:“錦州通判李越,五年前科舉大考中,名列榜眼。”
“此人身有大才,擅長政務。正適合京兆尹府一位。”
緊跟著,兵部侍郎趙括也出列說道:“陛下,南疆邊塞的忠武將軍王瀚哲武力超強,且有統兵之能。更適合擔任禁軍統領一位!”
“臣有良才舉薦……”
“臣也有良才舉薦……”
一時間,朝堂上大臣們的聲音此起彼伏,都在為自己的陣營爭奪京兆尹府和禁軍統領一位。
其中,沈家陣營舉薦的人足足有幾十個,而且舉薦的都是忠誠於沈家的人。
徐溫書臉色不是很好看。
他早就知道沈家勢大,可不曾想竟是到了這等程度。
滿朝文武,竟有大半的大臣在為沈家說話!
就在眾多大臣在爭論不休的時候。
徐策開口了:
“既然有這麼多大臣向陛下舉薦良才,為陛下分憂。”
“那本王也發表一下本王的意見。”
徐策一開口,滿朝文武盡皆閉嘴,紛紛朝徐策看來。
沈建昌看著徐策,心裡莫名有種不妙的感覺。
徐溫書笑了:“呵呵,皇叔是父皇給朕留下的輔政王。您的意見那才是最重要的!”
“皇叔,您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