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徐溫書的親信,董縣一直對徐策留有一絲戒備。
小皇帝要向徐策請教治國之學的事他是一萬個不同意的。
因為在他看來,徐策打仗還行,國政學識方面……一竅不通!
他候在這裡,主要的目的是預防徐策這匹夫給小皇帝灌輸一堆歪門邪理。
徐策醞釀了一下措辭,然後開口道:
“陛下認為,國富民強和民富國強孰重孰輕?”
聽到徐策的第一句話,董縣一雙混濁的眼睛頓時閃過精光。
他在沒有進宮前也是飽學之士,困於生計方才進了宮。
進宮後成了先帝的伴讀太監,接觸了大量的書籍,耳濡目染之下,學識也是倍增。
他自問他這一身學識,絕對不比那些個大學士弱上太多。
可徐策這話卻蘊藏了太多的東西。
徐溫書聞言,小臉上堆滿了疑惑:“國富民強和民富國強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董縣也將目光看向了徐策,想知道徐策會怎麼解析。
徐策開口道:
“國富民強和民富國強之間看似意義相近,可實際上這兩者之間卻有天壤之別!”
“先說國富民強,著重以國為本,將國擺在了民之前。”
“民富國強恰好背道而馳,他將民擺在了首位擺在了國之前,江山社稷之前。他的真正意義則是以民為本!”徐策幽幽說道。
聽到這話,董縣的眉頭不由自主的皺了皺。
徐策這話可是把民權擺在了皇權之上啊!
徐策繼續說道:“民富國強,這是一條強國強民之策。”
聽到這兒,徐溫書直了直腰桿,側耳傾聽。
與此同時,徐溫書的心底裡升起一股怪異的感覺。
他這位皇叔他也見過很多次,只是這位皇叔給他留下的大多都是莽撞,衝動,勇武的匹夫形象。
可是現在,他這位有勇無謀的皇叔卻在教他強國之策!
董縣的眉頭越皺越深。
徐策居然說這是強國之策!
“一國之強在於軍事,軍事之強在於財力。財力之源……來自於民。”
“靖朝的執行,百官的俸祿,官道的修建全都來自於百姓的賦稅。”
“我大靖朝富有四海,疆域廣袤,更有百姓數千萬!只要有足夠的財力,我大靖隨時可以訓練出一支百萬大軍!”
“所以陛下,民富才能國強啊!”
徐策語重心長的說道。
徐溫書聽後,心頭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