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蘇說道:“勘破生死,為的就是平靜,然而我現在明白死是永恆,生是幸運,其間自有大悲喜,為何一定要平靜?”
“那種平靜,是虛假的。”
“在生死前,就應該隨之悲傷或喜悅,那才是真實的。”
“這就是我現在的生死觀。”
“這種生死觀很簡單,看似沒有力量,但也沒有任何外力能破。
“無論是你的鐵劍,還是別的任何事物。”
聽完這番話,二師兄沉默片刻,說道:“你已近道。”
葉蘇說道:“尚未得道。”
二師兄說道:“然而你如今之道,與昊天之道,已然背離。”
葉蘇說道:“道在天心,或者昊天讓我悟的道便是如此。”
二師兄說道:“如果昊天說你的道不是道,你又該如何?”
葉蘇看著腳邊散落的稻穀,看著泥土裡新生的青苗,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緩緩抬起頭來,平靜說道:“我還有我的劍。”
他伸手到金色的稻海上。
握住木劍。
每個人都有自已的道。
這與信仰無關,不代表不虔誠。
只是像葉蘇這樣的人,必然會走上自已的道路。
二師兄的問題,是真實的問題。
葉蘇的回答,也是真實的回答。
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這代表著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
如果昊天同意他的道,他便依舊虔誠。
如果昊天不同意他的道,他還有劍。
因為木已成舟,他願意做那個刻舟求劍的愚人。
葉蘇是道門的天才,是最堅定的昊天信徒,不然觀主也不會收他為徒。
誰也不知道從何時起,他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是在荒原雪峰上,還是在長安城裡的小道觀裡?
總之他握住了自已的劍。
這一劍敢於問天。
那該是多麼的強大。
現在,他還是昊天的信徒。
道門的行走。
他的這一劍不用問天。
而是來問君陌。
君陌能不能接得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