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崇明太子為自已遠道歸來的弟弟準備的大禮,這也正是為什麼李漁明知道東荒局勢有變,卻依然信心十足的根本原因。
冼植朗走到酒樓欄杆旁,望向城市南方,看著越來越亮的天空,彷彿聽到了那些草原騎兵的蹄聲。
隆慶率大軍南下,對燕國皇位志在必得,而長安城卻屬意由崇明太子繼任燕國皇位,且不論公主殿下與崇明太子的舊誼,只說為了唐國自身的利益,也不可能任由隆慶如此輕而易舉地改變燕國的局面。
冼植朗想著那些長安城傳來的訊息,固山郡處傳來的情報,臉色漸趨凝重。
他沒有把自已的軍隊全部埋伏在成京城中,今夜城中只有四千餘騎玄甲重騎。卻已經是土陽城最強大的力量,決定性的力量。
他不認為那些只有射御之術的草原騎兵,能夠在平街上正面抗衡大唐天下無敵的重騎衝鋒,但他的精神依然有些緊張。
和燕國無關,只有長安有關。
新帝繼位,長安城裡暗流湧動,國境四方隱藏殺機,無論是為了朝政的安穩還是帝國的安危。這場仗都必須打。
這便是新大唐的定鼎之戰。
一定要打贏。而且必須是完勝。
……
……
成京城東北有座王府,王府曾經的主人是隆慶皇子,如今雖然已經廢棄多年。卻依然能夠看到當年奢華精緻的殘跡。
誰都知道,隆慶皇子率大軍南下的目標是什麼,最安全的皇宮如今成了最危險的地方。所以崇明太子早早便離了宮。
他帶著忠於自已的下屬和幾名將領,來到了這間王府,然後把自已反鎖在王府書房裡,一個人呆了很長時間。
崇明太子看著書架上蒙著灰塵的書籍,忽然想起很多年前,自已抱著隆慶讀書識字的畫面,臉上露出一絲懷念的笑容。
然後他漸漸平靜下來,走出書房。
“諜報司還在計算入城的蠻騎數量,尚未完全計算清楚。但與入境時的數量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蠻騎如今已經抵達教坊司,距離皇宮不遠了。”
一名官員向他稟報道。
崇明太子說道:“酒樓那邊有沒有什麼訊息?”
有下屬回報道:“唐騎未動,正在等著煙花傳訊。”
“看來最開始的犧牲總是難免。”
崇明太子說道:“那便點燃煙火,通知城中所有人。”
他的聲音落下不久,一道豔麗的煙火。對街道對面的官衙裡直衝夜穹,這道煙花飛的是如此之高,竟似要觸著明月,相信城裡所有人都能看的到。
崇明太子看著漸漸消失在月光裡的煙火,沉默很長時間後。忽然說道:“大唐玄甲重騎號稱天下無敵,從來沒有敗過?”
……
……
重甲騎兵是野戰上最恐怖的戰力。就算是實力強橫的修行者,也根本無法抵抗,然而世間沒有完美的東西,重甲騎兵也有它的弱點。
裝甲騎具過於沉重,無法長途奔襲,而且受到甲冑影響,在狹窄地域的靈活性,要不如輕騎兵,這便是重甲騎兵最明顯的弱點。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重騎的養護費用實在是非常驚人。一個重騎兵需要配備大量的扈從輔兵,消耗極為可怕,當今世上,除了唐國和西陵神殿,再也沒有任何國家,有能力組織起成建制的重甲騎兵。
但重騎兵被稱為戰場重器,自然有其道理,這種從誕生之日開始,便被賦予衝鋒再衝鋒使命的騎兵,便是無數敵人的惡夢。
燕國都城街道長直繁密,按道理來說,並不適合重騎兵擺開陣勢衝鋒,但如今既然有燕國本土軍隊的配合,隨隆慶南下的都是更需要機動靈活性的草原輕騎,這種環境,反而可以讓大唐重騎充分發揮衝擊力。
無論從戰略上來說,還是從具體的戰術安排來看,冼植朗都不負智將之名,如果沒有意外情況的發生,打著奉天伐唐旗號南下的隆慶皇子和他的數萬草原輕騎,在今夜之後便會成為史書上的一小段記載以及街頭的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