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唸的眼眸裡驟然閃過一抹驚色。
葉蘇臉色變得異常凝重。
一直沉默的唐,忽然抬起頭來,眼眸如燃燒一般,戰意大作。
這佛光大陣便是書院大先生都破不了,來者是誰?
……
……
早前某時,齊國某處。
這裡是當地最著名的風景名勝。這段山道卻是最偏僻的角落,罕有人至,所以那兩匹雄駿異常的白馬行走在其間,蹄聲清晰。
二師兄君陌坐於白馬之上,峨冠博帶,姿儀頗盛,只是稍嫌過於古板中正。無論駿馬如何搖晃,他的上半身都保持絕對的筆直。
小書童騎在後面那匹白馬上,與雄駿高大的馬身一襯。顯得愈發可愛,他看著前面,稚聲不解問道:“少爺。我們為什麼忽然下山?”
二師兄說道:“老師前些天告訴我,師兄想騙小師弟和桑桑去爛柯寺治病,但我以為師兄和歧山都太老實,不怎麼會騙人,我擔心小師弟看出問題,偷偷帶著桑桑跑了,所以我要守在山下,隨時準備把他抓回來。”
小書童心想大先生和歧山大師如果說因為太老實而不會騙人,但以少爺你這種性情,只怕也沒辦法騙人。哪裡有資格說別人什麼。
“那我們要在這裡轉多長時間?”
二師兄又道:“如果歧山老和尚不像別的禿驢那般愛說大話,愛打誑語,那麼三個月時間,應該就差不多能把桑桑的病治好。”
稍一停頓後,他又道:“如果真要進棋盤。小師弟也肯定要跟著進去,那我們就要等兩年,或者把那個棋盤帶回書院,只是歧山老和尚就算比別的禿驢要稍好些,但想必也一樣貪財,只怕不會讓我們把棋盤帶走。”
小書童苦著臉說道:“難道真要在這裡守兩年?”
二師兄嚴肅說道:“家綸啊。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此山與瓦山相鄰,雖名聲不如瓦山,但風景猶勝之,你且隨我在此行走兩年,賞景清心以助修行,說不定便能走出萬里路去。”
小書童無奈嘆息一聲,心想行萬里路倒也要得,只是如果天天繞著同一座山轉,看同樣的風景看出萬里路來,除了少爺你,還有誰能受得了?
便在這時,忽然有風起。
二師兄抬頭望天,眉頭微蹙,忽然心頭一動,面寒如霜喝道:“找死!”
他伸手向後一招。
小書童捧在懷裡的劍匣,頓時飛到他的手中。
二師兄輕踩馬背,廣袖飄飄,便落到了山道旁的密林裡。
小書童著急喊道:“少爺,這不是去爛柯寺的正路!”
“最直的路最近,最近的路就是正路……”
山林裡傳來二師兄的聲音,聲音漸渺。
當正路二字傳到小書童耳中時,他的人已經不知去了何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