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只要拖延一定的時間就好。
餘驚鵲要在江邊盯著,看看什麼時候能打撈到桑原茂吉的屍體。
羽生次郎則是去看追捕的情況。
可是到了晚上,已經是沒有辦法打撈了,只能明天繼續。
但是撈上來的屍體,都和桑原茂吉沒有什麼關係。
羽生次郎去負責抓人,但是沒有抓到的人,或者說是沒有抓到活口。
確實是抓到了人,但是沒有活口,軍統的人都在激烈的反抗中,選擇以身殉國。
晚上餘驚鵲去給羽生次郎彙報打撈的情況,去了憲兵隊,因為羽生次郎已經回去了。
來到憲兵隊,進去辦公室,發現羽生次郎的臉色不好看。
看起來,羽生次郎已經是見過蔡望津了。
恐怕也從蔡望津這裡,知道了軍統為什麼提前準備的原因。
蔡望津肯定是說餘驚鵲有問題。
看到餘驚鵲進來,羽生次郎抬頭看了餘驚鵲一眼,你說餘驚鵲有問題?
羽生次郎第一個不相信。
因為羽生次郎是帶著餘驚鵲,一路回來憲兵隊,然後餘驚鵲根本就沒有離開過憲兵隊。
還是在羽生次郎離開的時候,將餘驚鵲帶走的。
同樣是一直帶在身邊,餘驚鵲根本就沒有離開的機會。
甚至是連羽生次郎的視野都沒有離開。
蔡望津的說法是,餘驚鵲一定有別的辦法,不能小瞧餘驚鵲。
羽生次郎沒有小瞧餘驚鵲,只是他真的不能推翻自己。
畢竟他親眼所見,一直都在身邊,一次都沒有離開,而且餘驚鵲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時間也來不及了。
你讓羽生次郎怎麼相信蔡望津的話。
確實不能信,因為餘驚鵲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羽生次郎相信了蔡望津的話,餘驚鵲多冤枉。
好在羽生次郎對於自己的判斷,還是很自信的。
只是不相信蔡望津的話,可是蔡望津的話,還是給羽生次郎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思路。
那就是,桑原茂吉,有沒有可能就不在船上。
江裡的事情,只是想要吸引他們的目光。
如果是這樣的話,軍統就有點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