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長,劍持股長是日本人,女學生也是日本人,而且劍持股長很有可能之前就知道女學生的身份,你覺得會是劍持股長嗎?”
“日本人殺日本人?”
“這……”餘驚鵲反正就是各種不相信。
覺得蔡望津的話,沒有參考價值。
但是有嗎?
蔡望津認為有。
其實很簡單,餘驚鵲憑什麼認定劍持拓海會冒險殺人?
那麼蔡望津現在就是憑什麼認為劍持拓海有嫌疑。
他們的依據都是一樣的。
餘驚鵲認為劍持拓海想要改變現在的處境,蔡望津同樣是這樣認為的。
餘驚鵲認為劍持拓海想要自己麻煩纏身,蔡望津也認為劍持拓海想要這樣做。
而且不僅僅是讓餘驚鵲麻煩纏身,還想要蔡望津有麻煩。
人是餘驚鵲抓的,如果人死在特務科,餘驚鵲必然倒黴。
而且這個日本女間諜,可是殺了警員的,說白了就是不將蔡望津放在眼裡。
那麼會不會蔡望津意識到了這一點,抓了女間諜回來,然後殺掉,讓日本人來不及反應,想要日本人吃一個啞巴虧。
這些你說有可能嗎?
蔡望津認為完全有可能。
至於你說日本人不會殺日本人?
中國人,都能殺中國人,日本人為什麼就不能殺日本人。
看到蔡望津不像是開玩笑,餘驚鵲將自己臉上的表情收起來,無比認真的說道:“科長,您的意思是說,昨天晚上劍持股長離開的晚,就是在殺人?”
“這個可能性最大。”蔡望津說道。
人在審訊室裡面,不是家賊,是很難動手成功的。
不是餘驚鵲,不是地下黨,那麼還能是誰?
蔡望津的推理一點錯都沒有。
確實是劍持拓海,餘驚鵲不得不說,蔡望津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只是簡單的調查之後,就已經鎖定了懷疑目標,而且是正確的。
餘驚鵲不需要引導蔡望津,因為劍持拓海確實是兇手,而不是餘驚鵲,所以蔡望津一定可以猜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