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坐在辦公室之中。
蔡望津心裡亂糟糟的。
以前這種情況,蔡望津永遠都是快刀斬亂麻。
先將你懷疑上,不管是調查還是試探,都可以做。
只是現在的形勢,對蔡望津同樣有影響,他也不可能做到隨心所欲。
如果餘驚鵲沒有問題,蔡望津的那些調查和試探,不是將餘驚鵲推給劍持拓海嗎?
所以現在蔡望津心裡才會亂糟糟的。
司機的話,說了等於沒說。
劍持拓海又沒有發現餘驚鵲的疑點,看起來餘驚鵲是沒有問題的。
只是蔡望津心裡還有兩個疑點,有些放不下。
第一個疑點,就是這個人,為什麼要偽裝。
剛才已經說過了,偽裝,就說明不想被人認出來,可能還要回來冰城工作,餘驚鵲是符合的。
第二個疑點,其實不是手錶,而是司機說身形有點相似。
手錶在蔡望津看來,算不上疑點。
這種東西,就是捉姦捉雙抓賊見贓,既然劍持拓海已經看過餘驚鵲的手錶了,你繼續去糾結這個是沒有意思的。
餘驚鵲既然能讓劍持拓海沒有懷疑的離開,你不管是餘驚鵲故意準備了手表,還是如何,你都沒有辦法去揭穿了。
這是蔡望津很理智的一點。
他覺得,劍持拓海如果當天,在餘驚鵲來到特務科之後,就拉著餘驚鵲回家看手錶。
那麼很有可能,餘驚鵲還沒有準備好,可能家裡根本就沒有手錶。
但是劍持拓海是等到晚上才去的。
因為在劍持拓海看來,餘驚鵲不可能通知人,科裡的電話也不能用。
可是蔡望津卻覺得,如果餘驚鵲提前猜到了呢?
餘驚鵲直接就猜到了手錶的問題,然後提前處理了,等著劍持拓海去呢?
這個猜測可能有點將餘驚鵲看得太高,只是蔡望津認為,也有這個可能。
但是問題還是老樣子,那就是既然已經過去了,手錶就不是重點了,也不能當做揭穿餘驚鵲的依據。
所以蔡望津的兩點懷疑之中,並沒有手錶的問題。
剩下的兩個疑點,讓蔡望津放心不下。
在辦公室之中,思考了一會,蔡望津決定用柔和的方式處理這件事情。
每一種形勢之下,每一種情況之下,你所要選擇的處理方式,都是不同的。
現在蔡望津選擇了一種柔和的方式。
他沒有找到懷疑餘驚鵲的直接證據,那麼他就不懷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