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蔡望津死了,萬群都不一定能做科長。
萬群自己都做不了科長,餘驚鵲能做股長嗎?
而且餘驚鵲好不容易得到蔡望津的信任,你換一個新的科長過來,餘驚鵲就成了外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來的科長會培養自己的人,餘驚鵲這種上一任科長遺留下來的心腹,只會被排外。
這根本就不是餘驚鵲想要的。
但是之前的話是怎麼說的?
心態很重要。
你既然是一個旁觀者的心態,你是一個觀眾,你就只能老老實實的坐在你的觀眾席上看臺上的表演。
有些東西你只能藏在心裡,你難道還能喊出來嗎?
聽完萬群的話,大家議論紛紛。
萬群讓大家安靜,他讓大家開會的意思就是一定要粉碎軍統的計劃,不能讓軍統得逞。
最早的時候就說過,萬群對蔡望津是很忠心的,牽扯到蔡望津的安全問題,萬群可不會馬虎。
大家都是開始發表意見,只是餘驚鵲卻默不作聲。
看到萬群看自己,餘驚鵲才開口說道:“我認為找軍統是一方面,我們首要的任務是保護好科長,這段時間我覺得科長的安全,必須要科裡的警員全面負責。”
你想要解決這個隱患,必須先加強保護。
萬群自然是想到了這一點。
不過餘驚鵲沒有時間,劍持拓海和萬群還要去找軍統,從根本上將軍統的計劃毀掉,不能一直提心吊膽。
萬群其實是想要讓餘驚鵲負責保護蔡望津,劍持拓海肯定不行,一方面是劍持拓海有任務,另一方面是萬群不相信劍持拓海。
至於其他的隊長,萬群同樣不放心,是能力問題上的不放心。
可是松浦洋行的任務還沒有結束,這讓萬群有些為難。
餘驚鵲看出來了萬群的為難,這個時候餘驚鵲反而是大膽的說道:“松浦洋行的事情我會盡快結束,科長的安危更加重要,我可以回來負責這件事情。”
為什麼餘驚鵲要負責這件事情?
因為餘驚鵲就算是負責這件事情,他一樣是置身事外,他不可能和萬群一起調查軍統。
最重要的是,餘驚鵲不想看到蔡望津死,蔡望津死了,餘驚鵲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其次是餘驚鵲認為韓宸,應該不會計劃的和自己預想的出入這麼大。
回來,一方面可以第一時間掌握事情的進展,一方面可以獲得蔡望津的信任。
如果萬群真的出事,餘驚鵲的機會才會最大。